房剑森:梦想从这里启航

本站原创   |    2017-06-24  |   浏览次数: 4,757 views

编者按:教育学部2017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于2017年6月22日在中北校区思羣堂隆重举行。以下是上海市统战部副部长房剑森校友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校友: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教育学部2017年毕业典礼。首先,我要向各位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新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作出贡献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华东师大是我们共同的母校,是我们共同的心灵驿站和精神家园。我和华东师大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前排的教授都是我们很好的老师,你们是良师也是益友,你们当年的教诲一直指引着我的事业和人生。

在各位新校友即将走向社会的时候,我既为大家感到高兴,因为”我们毕业了”;又要建议大家能够带走一些”终身有益的东西”,把母校的精神带回去,指导我们终身的事业、永远的人生。我是1998年从这里毕业的,近20年的历程中,我感觉到从师大、从教育学部学到的东西,对我是终身有用的,那就是学习方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

首先要”带着”学习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习社会,我们的时代已经到了”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靠什么能够走到今天、走向未来?那就是靠学习。在师大学习期间,老师告诉我们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这些话一直伴随着我走到今天,我相信对大家也必将是终生受益的。大家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不一定是个坏东西,有时甚至是个好东西,任何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升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思维的品质是决定你工作品质的高低,学习力决定你竞争力的大小。为了大家信心满满地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就必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有效学习。

第二是”带着”实践能力。我们师大的校训是”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我们也看到过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匾牌。”求实”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做学问、做人、做事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把做人和做事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的老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我们既要学他们身上所拥有的知识储备、思维品质和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总书记曾经和大学生谈智商和情商的关系问题,我们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看重的不是你智商和专业素养,智商高固然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看我们的情商。我们要学会合作共事、与人共处的能力,大家一定要记住,靠一个人做事是走不远的,也是做不大的,我们必须有团队精神,我坚信,一个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一个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

第三要”带着”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正在鼓励大众双业、万众创新。这告诉我们,创新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会。创新,既有可能无中生有,做学问很多时候就是无中生有;也有更多的时候有中求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可能是常态。华师大校训也要求我们,在求实中创造,做时代、社会和万世的师表。我们既可以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更可以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学习、工作和思维习惯中,走出一条新路来。我相信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带着这种不断创新的意识,我们可能走的更高、更远、更持久。做学问需要创新,做任何工作也需要。我们学生问将来不搞教育行吗?当然行啊,我们教育学部本身就是以培养教育领袖人才为主、兼顾综合人才培养的,但做任何一项工作,你别忘了你是我们教育学部的学生,都需要保持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最后要”带着”家国情怀。《岳阳楼记》体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实际上这是告诉我们,做很多事情我们要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种勇气和担当。当年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曾经讲过的一段话,一个民族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如果这个民族只能看到自己的脚底下,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同样的我们教育学部之所以能不断地在世界、在全国能够创造并保持这么好的成绩,靠的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学人对国家民族教育发展的责任、对教育专业精神的传承,我们大家不能只专注我们自己的”脚下”,我们还要有为祖国为社会作出专业贡献的”天下”视野和胸怀。

学习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求学的生涯却是终身的,各位校友走向社会,今天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不要忘了,我们后面还有一个后援团队,那就是我们教育学部。希望大家能经常回家看看,找找灵感、重温友谊、寻求支持力量和发展方向。最后祝大家事业圆满、人生成功!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