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李政涛: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本站原创   |    2018-10-24  |   浏览次数: 1,596 views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先行区,不断引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率先启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治理和规则制度体系,以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为主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4年,上海一次性通过国务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成为全国率先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上海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位居国际领先地位。上海基础教育的国内辐射力、国际影响力和经验受益面之所以全面扩大,关键在于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上海经验”、作出了不可替代的“上海贡献”。

第一,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力,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上海面对学校管控过严等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党的领导方式。1983年6月,上海成立教卫工作党委,并在虹口、徐汇进行建立区委教卫部试点、在普陀进行建立教卫党委试点。

2010年,上海成立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发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决策的“总指挥”作用,对制约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突出问题进行调研,并积极收集国内外教育发展改革信息、提出前瞻性政策建议,等等。

新时代,上海成立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增至32个。同时,坚持“开门办教育”理念,在制定重大教育政策过程中注重听取市民和社会意见,群策群力。

  第二,坚持理念转型与创新,引领发展目标定位

从教育理念的变迁来看,上海实现了五个转型:教育价值观上,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教育质量观上,从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转向更加关注全面质量;培养模式上,从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转向更加注重需求导向;教师专业成长上,从注重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教育境界提升;教育管理方式上,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专业引领。

从目标定位来看,上海明确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努力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形成激发受教育者发展潜能的教育新模式,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新格局,形成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布局。

第三,强调抬高底部,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上海始终把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将教育均衡化的重心放在提升相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上。例如,推进构建中心城区优质学校托管郊区薄弱学校机制,持续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骨干教师和教育资源柔性流动。目前,这一模式已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55%、学生总数的 50%。同时,开展“新优质学校”培育项目,着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努力从源头上缓解无序择校问题。

总的来看,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三大转向:从注重硬件资源的均衡到重视软件资源的均衡,从重视单一优质学校的发展到重视集团化、学区化学校的集群发展,从重视自上而下的行政力推到政府参与、学校自主选择的转换。

第四,注重挖掘内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秉持“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理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生活化、可选择的课程浸润,发掘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

首先是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期课改到90年代的二期课改,上海中小学课程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践中,各校纷纷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规划,统筹学校课程的目标、实施和评价,并注重将本校课程和国家课程进行整合。

其次是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的终端是课堂,主力军是广大教师。“十二五”期间,上海进一步开展基础教育各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编制出版中小学23门学科育人价值研究文丛;开展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51所项目学校和黄浦整体试验区围绕课程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环节,形成了丰富的操作策略、途径和机制。

最后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就开始提升教师素质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微笑模式”,即“抓两头、带中间”,一头针对新教师,一头针对名教师。2005年,上海正式启动“双名工程”,为名校长、名师的成长打造了一个好平台。截至2016年,“双名工程”累计培养近3000名优秀校长和教师。

第五,改进评价机制,形成持续发展新动力

2011年,上海推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目的是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变结果证明为过程改进。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生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和跨年度进步等内容。由此,学业质量被界定为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品德行为三个领域。

“绿色指标”不仅通过各项指数的呈现反映学业质量水平,而且还多方面考察教育公平。例如,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主要了解公立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作的贡献程度;学业水平指数中的均衡分指数,主要考察学校间、区县间和全市的均衡程度;跨年度进步指数,主要考察学校、区县、全市每年在指数上的纵向变化情况。从实践效果来看,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推动形成了 “标准—监测—分析—改进”的良性循环,有力地引导了各类学校逐步确立全面质量观。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