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本站原创   |    2018-10-29  |   浏览次数: 12,378 views

2018年10月27-2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我校中山北路校区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刘贵华、宁波睿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建宇、我校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等出席了论坛。来自全国各高校、教育研究院所、中小学及教育期刊杂志社等,共计500余代表与会。

第四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校举行

本次论坛隆重推出了“第二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旨在表彰在教育实证研究中做出显著成就的研究者。经各高校教育学院(部)、教育研究院所、重要教育研究期刊杂志及各地教育科学规划办等45家单位推荐,共有146篇学术论文、35篇学位论文参评。在推荐人和被推选人共同对推荐成果进行通讯评审后,评审委员会又对每项参评成果进行了实名制评审,最终评选出了票数最高的优秀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各10篇。

刘贵华、邵建宇为获奖代表颁发了奖品和荣誉证书(获奖名单详见实证论坛专题网站feer.ecnu.edu.cn)

颁发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论坛开幕式暨颁奖典礼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柯政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刘贵华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连续四届举办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很好地推进了我国教育界形成实证研究的氛围,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繁荣发展。在致辞中,刘贵华还就如何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中的重大关切问题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与往届相比,本届论坛最大的不同,是以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实证研究方法”为依据,如质性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预测研究、文献研究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维度,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聚焦特定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柯政主持开幕式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刘贵华代表主办方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比较教育教席主持人贝磊(Mark Bray)教授首先做了“在比较的情境中做研究——多元文化中的影子教育”(Researching in Comparative Contexts: Shadow Education in Diverse Cultures)的演讲。贝磊教授从自己的研究经历出发,首先介绍了何为“影子教育”,进而阐释了为什么要在“比较”的情境中做这类研究,以及多元文化是如何对影子教育产生影响的。最后,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来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产生新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比较教育教席主持人Mark Bray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哈佛大学国家教育学院Richard Elmore教授在题为“新学习环境的研究与设计”(Research and the Design of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s)的报告中,对“学习”(learning)和“学校教育”(schooling)的概念作了区分,解释了“学习”发生的过程和大脑机制,并用四个案例来说明学习发生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如何设计新的学习环境,并总结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研究机构在学习环境设计上的共同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国家教育学院Richard Elmore教授作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在“基于实证的院校研究与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报告中指出,她今天所做的这个演讲,就是希望教育研究者能够运用有理有据的实证研究,研究所在院校实际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为院校改革发展决策提供研究支撑,促进院校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Ronald A. Beghetto做了“教育中的创造力研究:机遇与挑战”(Studying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的报告,首先为创造力提供了几个操作性假设,进而分析了这些假设对创造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Beghetto教授认为,对一些不确定性事件的探索和阐述是促进学术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从动态的和微观的层面设计出一些引导不确定性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Ronald Beghetto教授作主题报告

下午的主题报告由ECNU Review of Education(《华东师大教育评论(英文刊)》)执行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紫江青年学者陈霜叶教授主持。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华东师大教育评论(英文刊)》)执行副主编陈霜叶主持下午的主题报告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座教授、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2012年Fleix Klein奖得主Alan Schoenfel教授做了题为“教育中做严谨的研究意味着什么——理论与方法的讨论”(What Does It Mean to Do Rigorous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ory and Methods)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做严谨的研究”对理解教育研究、厘清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要意义,进而阐释了“价值观”对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在Schoenfeld教授看来,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概念化”(Conceptualizing),然后再采用多种适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教育学作为一种经验学科,它必须遵循经验科学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严谨的工作,并制定完善的规范和标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座教授Alan Schoenfeld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以“教育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及处理方法”为题,首先指出了当前教育实证研究中对内生性的一个错误看法,即把相关关系看作是因果关系,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内生性是一种更可靠的因果关系。其次,他还追溯了内生性的三种来源,并以具体案例探讨了如何处理内生性问题。在他看来,加入控制变量,寻找代理变量及好的工具变量是解决内生性问题的重要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在“从思辨到实证: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型”的报告中,通过对叙事研究范式、测量研究范式和实验研究范式的介绍,回答了“如何研究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学生的公平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以及“学生的公平感是如何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进而论证了实证研究在教育公平研究中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紫江青年学者顾昕在“教育实证研究中量化分析新方法”的报告中,首先分析了传统量化分析统计方法的缺点与不足,进而介绍了贝叶斯统计方法的优点,最后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实际案例,系统阐释了贝叶斯统计方法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及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紫江青年学者顾昕作主题报告

我校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做了会议发言。他指出,在全世界都在推进教育研究科学化的背景下,经过四年的推动,实证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界的一种新文化。虽然这种新的研究范式的转型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转变这种研究范式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从明年开始,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方式将发生一个转变,这种转变也是阶段性的要求,届时,我们的论坛将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分组进行讨论,真正要把这个论坛变成一个能够推进中国教育科研质量水平的重要平台,这也是我们为中国教育和教育研究的繁荣、发展,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作会议发言

会议第二天举行的分会场报告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围绕“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学习过程及其评价”“大学教育机会与产出”“教育发展及其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五个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以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部分获奖作者做了交流报告。

据悉,今年第四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共收到超过200篇的投稿论文,吸引了海内外诸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参与,反响强烈。相信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持续推进中国教育研究向实证研究范式的转型。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