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试探:24小时教育体验

本站原创   |    2018-12-31  |   浏览次数: 2,966 views

郎朗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大类”专业第一届本科新生。2018年9月,刚刚入学的她上了一门名叫做《教育学基础理论》的通识课程。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她想不到的是,这门课程竟然是由4位教授、4位副教授和2位青年学者共同教授的。在第一节“导论”课上,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便提出了4个宏大的现实问题:教育科学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怎样算是好教育、教育如何应对未来发展,并启发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习教育学。

袁振国教授为2018级本科生开讲《教育学基础理论》导论

袁振国教授建议同学们,“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要打开视野,学习广博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接触现实,在实践中学习。另令郎朗和她的同学们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袁振国教授说到做到,竟然发起了一场“24小时活动”,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己策划、实施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新奇、刺激、兴奋到茫然、困惑、疲惫,再到投入、感动、顿悟,他们在迈入教育殿堂的边缘试探,在突破自我极限的边缘试探,在真实的世界中行走感受美好与缺憾,探索确定命题的真相和不确定的未知,体悟“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真谛。

“大学原来是这样的!”郎朗说道。

育人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始实施“大类招生”。2018级本科生入校后先在“教育学大类”专业修读一年教育通识课程,帮助学生从高中教育体系顺利过渡到教育学本科教育体系,实现课程学习从知识导向,向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导向转变;帮助学生建立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框架的整体认知;激发学生对教育学科和教育事业的热诚和热情,形成引领未来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价值取向。一年后,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志愿,进入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教育康复学、教育管理学、艺术教育学等学科学习。教育学部围绕大类培养开展了一系列育人模式探索,此次”24小时活动”就是一次突破课程时间、空间限制,在实践中感受、体悟教育,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养成、自我生长的有益尝试。

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主任李伟胜教授是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之一,也是实施“24小时活动”的负责人。在李伟胜教授眼中,作为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子要有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你做出来的成果如果拿给哈佛、哥伦比亚的学生看,他们是否会认为你做得好,做得有创意?”

活动的要求极为简单:安全、效能、创意。这是李伟胜与刘竑波、李廷洲、王绯烨4位负责老师几经讨论后凝练出的6个字: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设计创意十足,且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其他一概不作限制。“活动要求虽然简短,但要求并不低。”李伟胜说道,“这要求同学们兼顾教育性、集体性、社会性、公益性、趣味性、挑战性。”

同学们刚接到活动任务时觉得十分有创意,但随后便开始犯难。有同学最为疑惑的问题是“真的没有要求吗?”在得到老师的确认后,同学们自己分成小组,在一周内设计活动方案,给老师们审阅把关。这对于刚刚高中毕业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由于我们从未参与策划过自由度如此大的活动,在准备过程中我们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起初的计划没有成功通过。”A1小组组长周露萍在总结中写道。因为是课程活动,虽然是没有要求,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尽量地设计一个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题,这是一种行动自觉,还是一种思维固化?这也成了老师和同学们课后探讨的问题之一。


各小组讨论活动方案

最终,329名学生分成了40个小组,经过充分准备,在12月1日、2日两天集中开展“24小时活动”。40个小组的活动,看起来平白无奇,像极了平日里学校老师为学生们安排的普通社会实践活动。不少学生坦诚,其中不少活动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而不得不为之。但是经历了持续24小时的“连轴转”,从纷繁热闹的活动到喧嚣过后的沉思,被调动了所有热情后的持续投入,给了学生们充分行走并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自然也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课程汇报中,同学们的观点所折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实而纯粹,老师们的点评不再仅仅是专业性的教育活动评价,而是面对这些真实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真诚探讨,因为有富有真情实感的具体案例,师生们的交流变得激烈而深入,思想引领、价值生成、教学相长就在这过程中悄然生成。

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培养成效显著

“没有任何要求”的24小时活动,让参与的同学们一度怀疑这个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这与教育学到底有什么关系?活动发起者、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指出了本次活动的4个目的:熟悉教育活动、学会团队协作、锻炼实践能力、增加社会认知。活动指导教师刘竑波副教授说:“这次活动希望发挥同学们的创意和热忱,走进实践,突破从书本到书本;团队合作,改变个人单打独斗;走入社会,跟社会发生真实的互动。”果然,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一个个或是精心设计、或是为了凑足24小时而随意安排的行走、互动、体验,让学生们慢慢体悟到,原来这是一个“自己设计教育活动来教育自己的教育实践”。

C7小组的活动主题叫做“假如给我24小时黑暗”。由一位小组成员蒙住眼睛,体验24小时全盲生活。其他同学负责照顾“全盲”的同学,并尝试蒙住眼睛吃早餐、游校园等。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热情地深度参与了活动,收获了宝贵的体验。组员魏曼华说:“在这次体验黑暗的24小时里,我才明白盲人等特殊群体走出的每一步的艰难之处。他们虽然是生理上的弱者,却仍渴望被尊重,被平等对待,并实现自我的价值。”组员顾静说:“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更是一次独特的人生经历。我们学着制定计划自我安排,学着协商团结相互配合,学着正视解决问题,学着理解他人,学着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C7小组同学体验盲人生活

各小组活动不拘一格,亮点频出。“追火人”项目探究了上海社会对于美育的支持度,理解了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24小时方言保护调查”“霓裳易散梨园老”等小组探讨了传承不同文化形态的规律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哥哥姐姐去哪儿”通过与4名孩子24小时的深入互动,思考了如何理解儿童、理解教育的问题……

在活动中,同学们见到了各个时段、各个侧面的上海,看过了东海边的日出,采访了凌晨工作的人们,关注到了社会中弱势、边缘的群体。24小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虽然脸上挂着疲惫,但是心中却无比充实。

精彩活动剪影

在24小时中,活动方案中的一个个预设、一个个安排不断受到挑战,惊吓与惊喜、无奈与无助、妥协与合作、放弃与坚持纵横交错,不断体验被现实说服想象的心悦诚服和为了更好的愿景全力以赴豪情壮志。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接触的每一位行人,都在教育他们如何更全面、更理性、更自觉地认识和融入这个世界,去理解和承担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青年人、一个社会人、一个时代人所应理解和承担的责任,去感受积极行动之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真实意义。他们说,在行走中知道了这是一个相互支撑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所担当、积极作为,作为教育人,我们可以为铸造更美好的世界贡献创造性的力量。

“活动的初衷超出预期地实现了。”袁振国教授总结道。

全员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

这是一场全员参与的育人实践,教育学部班子成员、教学事务部、学生事务部以及近10位专任教师深度参与了“24小时活动”的组织、策划、总结。教育学部高度整合了学部内各育人主体和育人资源,争取图书馆、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单位的支持,充分利用了校外教育资源,发挥了协同育人的作用,在课程育人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教务员邵晓虹负责“24小时活动”各小组的联络与沟通。在活动的两天中,邵老师几乎每天只睡3小时,线上与各小组组长保持高频度联系,时刻关注活动进展与同学们的安全。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邵老师也在悄悄观察同学们,哪个同学投入,哪个同学粗心,哪个同学擅长做展示,哪个同学不善沟通,邵老师都了然于胸,并根据同学们的特点适时地进行引导。邵晓虹说:“老师关心学生、爱学生,同学们都看在眼里。学生跟老师接触时的良好体验本身就是很好的育人资源。”

活动负责人刘竑波跟图书馆馆长胡晓明在聊天时无意间提起了“24小时活动”,立刻引起了胡晓明的注意。胡晓明主动提出夜间给学生在图书馆开辟活动空间,供学生使用,并安排保安负责学生夜间安全,给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同学们造访的单位也给活动提供了极大支持,有学生家长主动帮助同学们联络活动场地。

2018年12月26日,学部组织各小组开展总结汇报,精选出6个小组进行课程展示。展示筹备的过程中,5位专任教师和3位辅导员对同学们的汇报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仔细打磨,“比学生还要投入”。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磨各小组汇报


小组精彩展示


“楷树”党员教师工作室揭牌


教育学部大类本科生“教授班主任”聘任仪式

活动指导教师李廷洲副教授说:“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的过程有各种分工,因为要专业化必须分工。但分工不意味着割裂,应该找到一种方式,让分工和融合取得一种张力的平衡。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回归教育本身价值的有益尝试。”

通过这次尝试,所有参与其中的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全员育人、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在课堂,更在校内外的各个教育情境和环节之中。学部党委发起成立”楷树”党员教师工作室的倡议,期望通过工作室的平台,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更多的力量,通过更多的方式,搭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立体多维、协同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开展更为具体的全员育人活动和项目,促进师生凝结成更为美好的发展共同体,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好评。汇报会上,教育学部”楷树”党员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并为2018级教育学大类学生聘任了顾小清、胡耀宗、姜勇、刘春玲、刘巧云、徐韵等6位教授班主任。他们将与辅导员、教务员们一起,通过教授班主任课堂及课外学术沙龙讲座、个别化指导等方式,为学生们提供发展领航及专业支持。

教育学部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理念先进、敢于担当的“未来教育引领者”。2018级教育学大类的未来教育引领者们,将从“24小时活动”出发,走进多彩的大学生活,走向广阔的教育世界。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