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对标,谱写“双一流”,加强团队战斗力 | 教育学部新学期全体教工大会顺利举行

本站原创   |    2019-09-16  |   浏览次数: 2,770 views

9月12日下午,教育学部新学期全体教工大会在华东师大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教育学部部署”双一流”建设下一步重要发展方向,推动团队建设的重要会议。学部主任袁振国、党委书记房建军、常务副主任荀渊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事务部及下辖单位的近300位教职工出席大会,特邀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作大会报告。本次会议由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主持。


会议首先为新入职的26位教师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到场新教师代表表达了加入教育学部大家庭的喜悦,并希望能够为学部发展、为学科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黄瑾代表学部向大家表示欢迎,相信新鲜血液的加入一定会为学部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主持会议

房建军书记代表学部党委传达了学校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本次全委会以”提升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建设,切实提高各层次的团队战斗力”为主题,重点就如何发挥团队精神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钱旭红校长以团队建设是抓手、团队建设要有灵魂以及团队建设要有规矩、讲规则为切入点,讲述了团队合作对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要求各学科单位应对标学校远大战略目标,思考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在哪里,查找差距、狠抓落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会议还强调了当前在我校加强团队建设的紧迫感与必要性,指出要进一步发扬我校在团队建设方面的优良传统,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处理好团队建设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团队建设将作为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课题,成为发挥办学政治优势、维护办学政治前提的重要抓手,通过团队建设来发现并培养好学校各级各类人才,推动教学科研等各类团队建设。


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传达学校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向全体教师通报了教育学科”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情况。自6月底以来,学部在下辖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对照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要求,认真扎实地开展自评工作,并于暑期召开专家论证会。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高度评价了教育学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已有成效,肯定了学部在多项指标上已超额完成任务,同时也指出了与”世界一流”之间还存在的差距。这些差距将成为学部下一步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将成为未来学部共同努力的方向。


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通报”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情况

袁振国主任结合学科建设自评情况,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他以”实现双对标,继续向一流学科迈进”为主题,强调要对照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进行自我检查,对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确定新的目标。他概括总结了学部已取得的”十个第一”,以及在国际交流中产生的”五个影响”,并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目标,即科研要上新台阶,教学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在科研方面,袁振国强调,不能单纯满足论文、项目数量的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产生一批具备前沿、重大及长远等三大特征的掷地有声的重要项目和成果,对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样成果的产生,必须加强团队建设,促进与学校其他学科以及校外单位的合作,在持之以恒的推进过程中找到适合发展的学术新高位。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袁振国指出,当前本科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短板,与科研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下一阶段,学部将切实加强本科教育力量,以大类培养为抓手,通过增加选修课、开设荣誉课程、小班化教学、打磨精品课等途径,使优质教育资源向本科倾斜,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


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部署新学期工作重点

大会邀请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作题为”推动新时代文科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专题报告。吴院长指出,推进新时代文科科研团队建设,要在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个人潜心研究和团队合力攻关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学校科研竞争力的提升、人才的培养,为构建中国特色、师大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她从新时代文科科研团队建设的新要求、进展与成效、现存问题以及思路对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她充分肯定了教育学部在文科领域的突出贡献,并建议学部能够在加大科研产出的同时,通过团队建设,构建话语体系,发挥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作”推动新时代文科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报告

2019年是推进教育学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攻坚之年。希望新的学期,在学校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学部全体同仁进一步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全力拼搏,切实落实学校各项重点部署,持续推进学部各项重点举措,为扎实推进学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 | 廖聪聪

图 | 李霖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