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丨鞠玉翠:劳动中的“五育”融合

本站原创   |    2020-04-08  |   浏览次数: 2,433 views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让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本期特邀约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意见》的落实推进建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让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

《意见》对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指示,并强调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融合。因为,不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不论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都要让学生亲身付出体力和脑力,做劳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仅仅作为劳动的旁观者、成果的享受者。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如做饭菜、打扫卫生,生产劳动如学农、学工及各行业的见习实习,社会性服务如社区公益活动等之所以重要,从教育角度而言,正在于其综合的育人价值。

从德育方面说,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确认自己在做有益的事。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通过劳动人才能自食其力,胜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重任,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幸福人生。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劳动的目的和方式,使其具有良善性。就是说,劳动付出体力和脑力是为了满足自我、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合理需要,不可害人。

从智育方面说,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确认自己在做明智的事。保证劳动的善良意图和方式得以实现,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的支持。如做菜要讲究营养搭配、火候掌握;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专门知识技能;公益服务也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甚至要求较高的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不可一厢情愿。劳动需要智育支持,反之,从劳动中体会到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体育方面说,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确认自己在做健康的事。所有劳动都需要付出体力和脑力,甚至脑力也是体力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的身体训练的基础上,劳动才能有效、高效地开展。即:健康助于劳动的开展,而劳动助于身心的健康。例如,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的坐姿训练,也可以看作脑力劳动中的体育。其他以体力为主的劳动与体育的结合就更加明显。

从美育方面说,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确认自己在做美妙的事。美是身心和谐、与世界和谐而达致的愉悦状态。如果前面几点都能做得比较到位,一个人就会自然感受到身心和谐、与人相处和谐、与大自然相应和,从而获得自我确认的强烈美感。当孩子品尝自己亲手做好的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并与家人分享,他的灿烂笑容就是美感的展现,这本身也是美的一部分。

阅读原文

作者鞠玉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丨中国政协报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