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于无声处:艺术与教育的对话——教育学部艺术教育部校庆69周年报告会

本站原创   |    2020-10-16  |   浏览次数: 4,803 views

一年一度的艺术教育学部学术报告会伴随着校庆的脚步一起来到啦!

2020年10月14日下午13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艺术教育专业在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书院128教室开展校庆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刘冉老师主持,系主任董放老师、书记徐韵老师、副系主任张馨老师出席本次报告会,艺教部共50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刘冉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报告嘉宾,分别是美术教育专业的王海东老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程征老师和徐韵老师、舞蹈与戏剧专业的高璐璐老师。

读乌菲兹美术馆的几件作品

王海东

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是西方美术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王海东老师带我们走进翡冷翠的乌菲兹美术馆,让我们与大师的作品面对面,领略传世佳作的惊艳之美。王老师从美术馆入手,向我们介绍了美术馆的概况以及馆藏内容,随后便开始逐一展示各个名家的代表作品,围绕文艺复兴前后的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赏析。从宗教画到人本主义画作,体会每一幅画作中传达出的故事和情感。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可以感知到超高的绘画技艺——头发和纱质衣物的细节表现,层层罩染技法的精准度,让人叹为观止。王老师精选的这些作品让大家既了解了技法、材料,又体验了作品中传递的感情,进一步提升了美学感受力。

 

 

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下的音乐教科书本土化演进——以上海近代新学制音乐教科书为例

程征

从《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到“抗战和国内战争时期”,程老师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学制改革下,学校音乐教育制度和音乐教科书的发展进程,展现了音乐教科书也是学制变革的缩影。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无数音乐大家从未放弃对民族音乐教育的执着追求,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将音乐与德育紧紧相连;越是文化落后,越要将中国传统音乐发扬光大。

从一张张泛黄的音乐乐谱中,同学们仿佛能看见先辈音乐教育家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身影,文化自信心油然升起。

儿童音乐学习的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

徐韵

做好儿童艺术教育,我们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徐老师给了我们解答——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它能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徐老师从what 核心理论、who 了解儿童、how 教学策略(3W)三个层次对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了分析讲解,并以一首儿童歌曲的实景教学为例,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更好的走近儿童,通过培养儿童的核心经验——感知与体验、想象与表现、想象与创造、模仿与表现,提升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

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程建设——戏剧表演基础课的思考与探索

高璐璐

思政教育,是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并不断发展中的教育要求。而如何在思政课程之外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老师从思政课现状入手,加以讨论戏剧课的实践性特点,从而提出课程思政与戏剧表演的关系,并阐述二者相融后会产生的效果——艺术教学的育人作用,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高老师创造性地提出“思政动态化”的概念,并强调了思政教育所要求的三个方面:专业性、时代性、实践性。最后,高老师将课堂中对《红岩魂》剧本的即兴问答视频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看到了思政教育与戏剧课成功结合的案例。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跟老师们互动积极,气氛活跃。

 

通过聆听今天的校庆报告,同学们加深了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用艺术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让艺术教育塑造儿童的美好生活。

 

艺术教育润德于心,美于无声处。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