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校庆学术报告会汇总

本站原创   |    2021-09-30  |   浏览次数: 6,536 views

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第1场  青年学术沙龙(一)

时间:2021年9月22日(周三)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1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摘要:

杜明峰  学校的“治理”建构及其正当性分析

(沙龙主持人:程亮 教授    点评专家:范国睿 教授)

概要:作为教育治理的基本“单位”,学校治理不仅是展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彰显教育治理效能的重要实践。在当代中国语境中,学校的“治理”建构具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有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根源,也深深地根植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土壤中。学校治理又体现为多样化形式,它可以是一种理念,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结果。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内在本质都是一致的,即促进学校治理结构及其关系的调整或重构。

 

第2场  国家级、省部级等新增课题报告会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9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摘要:

卜玉华  未来学校可预测、可塑吗?如何把握未来以实现理想愿景?

概要:未来学校最近成为国际国内政府和社会日益关注的研究话题。那么,未来是可预测、可塑造的吗?如果是可预测的,那么,如何保证它的目的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届时,我们将汇报这一主题研究的理论思考、研究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周彬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教师素养及培养体系研究

概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传统的教师素养结构也将经历革命性的变革,才能够有效应对教育的系统变革,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经历革命性变革的教师素养结构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不仅仅是现有教师素养类别的增加,而是一种新型教师结构的形成。与之相应,现有的教师培养体系是为培养传统教师素养结构而建构的,当教师素养结构发生变化时,教师培养体系也将随之变化,否则现有的教师培养体系就在为上一轮科技革命时代培养教师了。

李家成  社区教育研究的教育学贡献及教育学视域下的社区教育研究之改进

概要:基于终身教育的立场,社区教育研究可补充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领域构成,发展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原理,探索、实验相关教育假设,充实中国教育学的国际交流和对话。与此同时,基于对当前中国社区教育研究状态的观察和思考,社区教育研究领域也需要继续增强教育学意识,珍惜研究资源,完善研究方法论,充实专业研究队伍,提高研究成果的教育学品质。

王保星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性回眸

概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既见证了教学性学术、研究性学习、卓越发展与通识教育等教育理念层面的持续变革,也经历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的不断革新,并相应激发大学教师发展理念体系、制度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改革实践。历史性回眸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深度思考其成败得失,当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以本为本”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当有助于立志走向世界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

李栋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知识生产与基本理论创新研究

概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实践的探索与主体的自觉,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独特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与中国智慧,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面向本土、立足本土、扎根本土的基础教育变革的中国道路。“知识生产”与“基本理论创新”作为推动教育学学科建设、回应基础教育实践诉求、加快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的持续动力,其呼声日渐增强,其诉求愈发迫切。这就需要扎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之中,对新问题、新方法、新经验作出新的“理性分析”“探索突破”和“揭示预见”。

 

第3场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报告会

时间:2021年10月17日(周日)9:00

地点:田家炳会议厅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摘要:

侯怀银: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刘铁芳:直面当代中国人的生命诉求:教育的中国自觉与中国教育学的出路

王枬:成己成人:“生命•实践”教育学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

金生竑:教育的技术化与人的处境

孙元涛:“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心路与理路

 

第4场  青年学术沙龙(二)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1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摘要:

董轩  重构常识:教育民族志的方法与文本

概要:“民族志”是人类学的“看家本领”,其含义有二:一是指作为方法的民族志,即人类学学徒们需要苦行修炼,获得“执业资格”后赖以糊口的“手艺”;二是指作为文本的民族志,即运用“手艺”生产的、能够被同行认可并进入学术流通领域的“产品”。本次分享以即将出版的同名著作为基础,重点探讨两个问题:作为“方法”与“文本”的民族志经历了哪些“学术时尚”变迁?这些变迁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方法焦虑与文本危机?

 

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5: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613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结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邓宗怡、崔允漷  课程对话:学科知识与学科实践

概要:本报告将邀请国际课程领域和国内课程领域的权威学者,就课程理论发展中学科知识和学科实践的特征进行对话。在对话中,邓宗怡教授将探讨什么是学科知识,如何认识学科知识中的教育潜能(价值),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发知识的教育潜能?崔允漷教授将探讨学科实践的内涵与属性,剖析学科与实践、学科实践与学习的关系,阐释当前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虚假学习问题,并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科实践的育人潜能作进一步阐释。在对话环节,两位学者还将就知识与实践的价值,学科知识与实践的平衡与融合等作深入对话。

 

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楼1513室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结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郑太年  课程改革进程中课堂教学的变与不变——基于课堂视频的分析

概要:报告基于对2006和2016年之后上海市初中阅读、数学和科学课堂视频的分析,概括这三个学术领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稳定性结构和变化性元素,以此为基础讨论教学变革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进路。

王凯  学校课程群:概念梳理与设计模式

概要:课程群,有时候也被称为“课群”或者“课程群落”,是系统论思想在学校课程系统设计中的直观体现。当前在学校中,课程群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学科课程群,一类是综合课程群。前者关注的是学科逻辑,是对学科本质的思考和分析,后者关注的是主题逻辑,是对非学科类课程的组织与重构。前者的基本构成是学科单元,后者的基本构成是系列活动。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课程群设计日益受学校重视,本报告将对学科课程群与综合课程群的概念、类别和设计进行了详细剖析,以期厘清内涵,梳理实践,实现学科课程群与综合课程群的同频共振,推动学校课程建设走上合理化之路。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9: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楼15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刘德恩  新疆喀什地区学前教育的师资政策与发展:调查报告

概要:近几年新疆的学前教育快速完成了普及,入园儿童和教师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由于喀什地区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师资等办学条件需求巨大。2019年我们对喀什11县市的幼儿师资做了问卷与个案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幼儿师资仍存在很大缺口,师资的专业结构、素质结构、国语水平、据说方式与工作条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对幼儿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3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5: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5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邓莉  “要素养”还是“要分数”:教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认知与实践

概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一项“全球教育政策”。研究者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开展了大量研究,但鲜少关注改革的实施情况,鲜有实证研究。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国高中教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认知、准备和实践。本研究对分布在中国15个省的40名高中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结合人工和Nvivo软件对访谈转录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教师都认可改革的必要性,但处于“要素养”还是“要分数”的两难困境中;教师注重知识传授、题海战术和考试技巧训练,不知道如何教授和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改革的最大阻碍来自高考压力,由于改革与高考评价体系之间的割裂,地方政府、学校、家长和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漠视”或“抗拒”改革的真正落实。本研究提出深化高考制度改革、适度转变社会与家长的观念、优化教师培训方式和内容等举措是改革有效落实的关键。

 

第4场

时间:2021年10月27日(周三) 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5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祝刚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研究?——兼谈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

概要:从“全球共同利益格局”和“全球思维格局”的视角出发,目前国际上教师教育发展呈现五大国际转向:政策转向上关注教师职业发展、问责转向上注重改进教师教育实践、实践转向上强调教师教育知行合一、研究转向上突出教师知识创造者角色、公平转向上聚焦教育社会“再生产”功能。在此“五大转向”的关照下,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研究呈现五大理论取向:知识取向、经验取向、社会公平取向、全球化取向和技术创新取向。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师教育领域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政策逻辑体系。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在价值导向、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在坚持国际比较的视野下,实现知识生产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互动发展。

沈伟  地方、人物与政策:伊利诺伊州学前社会情感学习标准的实施

概要: 在学前教育推行社会情感学习,助力儿童全人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研究以霍尼格的政策实施框架为理论视角,从地方、人物、政策三者的互动,聚焦规定、常规、文化与资源分析伊利诺伊州学前社会情感学习标准得以有效实施的原因。研究发现“清晰、系统、非惩罚型的政策”“协商的常规”与“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文化”生成了支持性的资源,实现了地方、人物、政策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标准的落实。研究认为我国推动学前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需清晰界定政策目标和工具,形成有序且灵活的标准框架;以信任文化孕育共识,发挥政策对象的能动性;提升系统间的协同性,改进标准实施的支持系统。

 

第5场

时间:2021年11月3日(周三) 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5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张丹  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地方实施与困境——以A市为例

概要:本文以A市随迁子女小学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斯蒂芬·鲍的政策过程三情境分析视角,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政策为例,从国家、地区及学校纵向政策执行层面试图探索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实施的实践与困境;探讨政策如何理解教育公平理念并将其融入政策执行环节以及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具体影响等。

彭正梅  关于教育中练习的理论思考:中德比较

概要:近代以来,由于其消极性、苦行性、变化性和重复性等特点,练习在教育和学习中的地位受到质疑、贬低和污名化,被轻视为学习的巩固手段。德国当代教育学家布因克曼从多重角度对练习进行了系统正名,分析了练习的肉身性、时间性和权力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教学论思考。这一思考与儒家“学习即练习”的传统具有重要的呼应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学习即练习”的传统进行新的诠释,建立中国教育自信。

 

第6场

时间:2021年11月10日(周三) 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5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陈红燕  精英还是大众?——在异质中发展的德国国际学校

概要: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就将私立学校的权益写入基本法第7条第4款,明确了除国家以外的机构与组织办学的权利。自PISA Shock以来,德国的国际教育与国际学校迎来了生命的猛长期,并在发展轨迹与样态上呈现出多样异质性。德国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学校的发展图景,不仅推动着德国走出PISA震动所带来的教育尴尬,为其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还为我们重新认识、理解与反思何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思考的镜面,为基础教育国际化走向大众化提供合法性依据。

 

 

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楼116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姜勇  园长,请努力成为老师们心中的精神“领袖”!——基于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的思考

概要:为深化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二期课程改革,2010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研究项目。提升课程领导力,其重点应是培育一大批有“领袖”精神和气质的园长。课程改革的深化急需要具有民主、包容、优雅、和谐精神的,能引领教师团队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领袖”。具有“领袖”精神的园长应该具有“三雅”精神。一是儒雅:宽容有爱、懂得赋权;二是博雅:人文化育,脱离庸俗;三是正雅:立德树人,仪式敦化。

张莉  学习品质类型与儿童早期学业准备关系研究

概要:本研究探讨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类型及对其早期学业准备的预测作用。实证数据分析显示,儿童学习品质类型对于儿童基本概念、早期数学以及语言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习品质水平较高的儿童其早期学业表现更好。研究表明了学习品质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家长和教师应在儿童早期注重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帮助儿童作好入学准备。

刘婷  “教养医”指导模式对婴幼儿家庭教养能力提升的评估研究

概要:“教养医”结合指导模式倡导为0-3岁婴幼儿家庭构建教、养、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基于实证数据发现,父母教养知识的六个维度得分中,疾病预防与保健方面得分最高;日常的生理照料上平均得分最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指导前后的评价结果显示出“教养医”指导模式对家长教养知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效果,表现在“生理照料”、“疾病预防”和“语言发展”三个方面提升效果显著。干预的效果在父亲和母亲的教育背景、母亲的年龄、母亲的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结果,研究提出教养指导的具体建议。

钱雨  面向未来的抗挫力家庭教育

概要:抗挫力是一个人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或压力的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弹性的重要体现。未来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抓住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抗挫力,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为此,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汲取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精髓,如何符合儿童早期发展的规律,如何融入儿童的日常成长过程,如何体现出是为未来发展奠基。

祝贺  “完整儿童”观念在美国的早期演变

概要:19 世纪末,“完整儿童”观念在美国兴起,它是现代儿童观念的来源之一。1880 年,海尔曼借助福禄培尔“恩物”的创造原则对“完整儿童”进行了最初说明。受进化论思想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霍尔、亨德森、约翰逊以“有机体”为切入点对这一 观念进行了分别阐释。杜威以“经验”连续性为依据、克伯屈以“活动”为实现路径的说明则意味着“完整儿童”观念的成熟。“完整儿童”观念对当时众多教育运动、学校教育 实践以及教育观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后续民众与学者们关于儿童地位、学校角色等方面认识的更新也发挥着持续作用。

古秀蓉  化教为交——儿童哲学教学法的在场叙事

概要:儿童哲学教学法旨在使课堂本身成为一个群体交往性的、共同思考生活经验意义的探究现场,所以,儿童哲学教学法和一般领域教学法最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将知识领域的“教”化为群体之间分享与共同思考生活经验意义的的“交”,这种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思想交互的教学场域是需要所有参与人员的“身心脑”在场才能逐渐完成的叙事。而课堂参与本身也是社会交往生活和思维交互增长的“做中学”的过程。

李召存  迈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幼小衔接

概要:高质量学前教育时代背景下,幼小衔接的价值旨趣呈现出双重定位的架构,在 “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的传统旨趣基础,“为了儿童后继可持续发展”的旨趣渐趋显现。幼小衔接的实践路径呈现出双层推进的态势,在培养“有准备的儿童”的已有路径之外,培育“有准备的学校”的实践新路径初露端倪。儿童作为幼小衔接的当事主体得到积极认可,彰显儿童的视角,回复儿童作为积极行动者的主体性,日趋受到积极关注。

 

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4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阎光才  科学的社会运行与大学组织变迁

概要: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是现代科学兴起的关键性事件,它主要发生于大学之外并得益于欧洲城市社会中各方力量的贡献,但大学以其理性技艺的训练和带有异端倾向的精英人才培育为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科学的制度化源于欧洲官方性质的科学院,随后向大学延伸并逐渐颠覆了主导大学的经院哲学传统,进而塑造了其内部学科门类林立和高度专门化的格局。在外部政治与市场力量驱动下,进入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社会运行不仅冲击了学院科学的伦理规范与认可机制,而且以其愈加精细化和碎片化的规训制度变革了大学教化与致知方式,也许这是当代科学在重大理论突破上付之阙如的主要成因。

韩映雄  大类招生的实施时空与功过

概要:大类招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且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新型招生方式近几年在许多院校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个别院校大类招生报名人数减少、学生进校后竞争加剧、唯分数的学习目标等现象也随之显现。何以如此?如何完善?大类招生形式适用于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吗?大类招生究竟为学生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该报告将就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姚荣  学术自治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研究

概要:从20世纪末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到被作为指导性案例的“何小强诉华中科技大学案”乃至新近的“柴丽杰诉上海大学案”,学术自治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的问题贯穿始终。学术自治的范围、类型和属性,是什么?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学位授予与撤销、学术不端认定、“非升即走”规则的设定、基于学术理由的退学等学术性事项中,学术自治如何发挥其作用空间?如何避免学术自治被僭越抑或滥用?从比较法的角度而言,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说和司法裁判,如何看待学术自治的属性及其规制?这次讲座,将从高等教育裁判案件出发,分析法院在高等教育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裁判规则,考察学术自治保障与规范的相关法律问题,聚焦实质法治视野下学术自治的司法审查以及学术自我规制的法治化等关键议题,旨在实现学术自治与教育人权保障的平衡。

李琳琳  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混合研究——上海高校教师的视角

概要:人际互动是影响在线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SOTL-T课题组通过对8850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和23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互动媒介方面,文字互动占比最大,其留存性和可见性强,可以通过字斟句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但出现了表情包辅助和表述简短化的趋势;音视频互动对网速和深层表演有较高要求,出于后台前台化的形象整饰压力,教师打开摄像头的频率不高。(2)在互动时间方面,同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强、间隔短、边界清晰、节奏匀速且方向单一,时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异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弱、间隔长、边界模糊、节奏可控且能撤销和剪辑,时间效率更低。(3)在互动空间方面,分割的空间限制了在线教学互动的多样性与充分性,但同时也能通过匿名保护形成人际安全距离;在有特殊空间需求的课程中,在线教学展现出了独有的优势或劣势。(4)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频率和效果较线下教学都有所下降,平台设计只是更多地满足了教师一方的符号输出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高校、教师和平台开发者提出了相应的行动建议。

马爱民  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问题研究

概要:实践性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特性,是衡量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以及不同专业学位类别之间差异的基本尺度。本研究以教育博士、工程博士和临床医学博士为案例,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国际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实践性状况,从入学门槛、课程设置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性状况测评模型。

娄岙菲  《大夏周报》中的大夏大学图史

概要:大夏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在建校七十周年之际,回顾大夏校史正是校庆纪念题中应有之义。讲座希望通过大夏办学不同时期历史图片的展示,梳理大夏大学初创、兴建永久校址、抗战西迁、重获新生等发展阶段,探究一所私立大学如何在内外交困的艰苦环境中凝聚立校精神,回应时代的呼声。

李梅  “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学生招生:如何保障生源的质量标准?

概要: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收和培养留学生也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竞争、经济建设、文化传播、外交布局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仍待提升。本研究考察“双一流”高校国际本科生招生的语言要求和学术标准,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国际学生招生理念、招生政策、入学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李海生  女博士生的科研产出

概要:基于问卷调查,探讨我国女博士科研产出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影响女博士生科研产出的主要原因。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4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张东海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辛亥革命前后的吴宓

概要:历史由一个个可感的具体场景有机组合而成,通过碎片化的历史记录走进历史场景,进而部分地还原历史,正是阅读历史的乐趣之一。辛亥年伊始,刚考取“游美第二格”的吴宓从陕西老家赶赴北京入学清华学堂。在这一年的日记中,吴宓巨细靡遗地记载了自己的沿途所闻、购物记录、听课记录、读书心得、探亲访友,也记录了骤闻南方革命之后的内心徬徨、辗转上海,对比了清华与圣约翰教育的异同。通过梳理吴宓在辛亥年的足迹与心路,一窥在大时代转折期间一个小人物的内心与思考。

徐国兴  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几点思考

概要:在读博士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吗?如果必须发表,多少篇合适?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这三个问题的性质逐步递进,均为我国高等教育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但研究者对此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报告拟从比较的角度,分析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相关实践。

郭娇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

概要:本研究在自我调节学习(SRL)理论的框架下,聚焦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群体,基于《2020年上海高校在线教与学过程及效果调查》39所高校64949名本科生的样本进行数据挖掘。该调查数据反映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线上教学加速了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同时脱离校园的居家学习凸显了学生个体以及家庭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触发了更多关于学习者、学习行为、教学设计、技术手段以及学习效果之间本质关系的反思与探讨。与传统的线下学习相比,在线学习环境里的自我调节学习有何差异?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线学习有何独特的行为、模式、状态或策略?其学习效果收到教育情境下哪些关键要素的影响?与性别、学习动机、求职焦虑等有何关联?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旨在把自我调节学习这一抽象的内隐模型拓展到反映不同学生背景、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真实教育情境。

岳英  自我与他我:女博士生群体形象的素描

概要:法国思想家波伏娃,在其经典著作中描述了女性的地位、权利和处境现状,对女性之所以被建构为第二性的原因进行了历史的哲学思考,而在当下的中国,女博士甚至独立于以性别为分野的人类群体划分,被戏称为“第三类人”。媒体报道中,她们的私生活领域被放大,学业与事业上的成就被忽略,沦为被凝视的客体。问题有二:其一,作为主体的女博士是“失声”的,她们如何看待自我,即“我们是什么”?其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公众生活与专业世界之间的疏离和割裂,在对女博士不甚友好的社会环境下,专业领域之中的内部人,比如她的同辈们如何审视这个群体,亦即“她们是什么”?本研究基于一项对全国研究生院高校博士研究生调查中的开放性问题,采用文本与话语分析的方法,试图从自我与他我的视角来探究以上两个核心问题。

童康  教育评价的感性之眼:来自艾斯纳的启示

概要:艾斯纳的文艺鉴赏模式在教育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科学主义流行的现代社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作品思想丰富,值得当代教育评价实践借鉴或参考。教育评价应该揭开蒙住人的“感性之眼”的面纱,张开自己的“发现”之眼。

赵丽  上海引进和发起高水平国际科技组织的策略研究

概要:本文以国际科技组织为研究对象,立足上海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尤其是“创新之城”建设目标,着重从“后疫情”世界格局变化、中美战略竞争、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视角,梳理当前国际科技组织在学科领域、国家地区尤其是城市的分布情况,对标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行业,总结国际科技组织的分布态势和发展特点;调查上海现有国际科技组织落户的基本情况、总体特征,梳理相关政策,分析进一步集聚与上海“四新”经济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国际科技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充分比较和借鉴世界主要东道城市和我国相关城市引进国际科技组织在引进定位、财政支持、优惠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具体举措,提出上海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引进和发起高水平国际科技组织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曹妍  项目制背景下财政激励机制对SSCI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2018年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面板数据分析

概要:本研究以项目制为背景,基于2014年-2018年36所双一流高校的财政支出数据,重点关注项目制下的高校基本激励和项目激励的两种激励机制分别对教师SSCI科研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带来的短期与中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基本激励的增加能在短期内显著推动SSCI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但对中长期高水平科研产出存在挤出效应。项目激励在短期对科研产出数量的增加具有较弱的积极效应,对科研质量具有负向的挤出效应;在长期对科研数量和科研质量无显著影响。

 

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6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徐国庆  什么是职业教育?

概要:我国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历史高度,职业教育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全新历史高度。人工智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在导致大规模机器换人现象的同时,使职业结构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确立同时伴随着对职业教育内涵重新定义的需求,职业教育中的重大争议问题,也需要新的概念框架予以解决。

石伟平  职业本科的发展背景、基本内涵与建设路径

概要:职业本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分析职业本科发展的背景基础上,厘清职业本科的基本内涵、当代意义与价值追求,结合改革实践与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明确职业本科的建设路径。

匡瑛  稳步适度审慎发展职业本科——基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的结果

概要:自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后,今年的全国职教大会再次倡议“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对此,理论界争议不断、实践届舆情事件频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职业本科教育依然无法回避,那么企业方是如何看待该问题,将无疑给我们发展职业本科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

陆素菊  日本的“技术精英”培育是如何保障的——基于学校个案的制度分析

概要:日本的技术立国离不开“技术精英”人才的支撑,如何在制度机制上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报告在已有日本个案调研基础上,从办学主体的差异性切入,分析归纳由不同办学模式组成的日本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特征,试图为破解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困境提供可供参考的“他山之石”。

付雪凌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制度体系化创新路径与策略

概要: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支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的基础上,需要推进培养制度的体系化改革,破解制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高队伍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李政  项目制下的高职院校同质化:作用机制、问题表征与改革路径

概要:从2005年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的十余年里,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被深深地嵌入于项目制治理模式之中。项目制治理模式通过“合法性机制”生产和再生产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剩余控制权”维系高职院校的多样化发展。项目制治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为破解同质化发展的问题,未来应注重完善中央项目申报机制,改进项目申报方式和评价方式,并提升项目相关政策的清晰度。

周瑛仪  何以致远:中职学校“空”、“小”、“散”、“弱”现象透析

概要:职业教育确立类型地位任重道远,首先体系要完善,应涵盖中等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三个学制层次。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我国大批中职学校存在“空”、“小”、“散”、“弱”现象,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功能的发挥。研究将从多维度透析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以期获得对现实的真实理解。

郑杰 & Jie Xiong (Government of Alberta, Canada)  加拿大社区学院发展路径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课程与师资

概要: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加拿大的职业教育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本文以加拿大西部一所多科技术学院为例,聚焦其课程和师资维度,考察其在技术培训和应用型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并讨论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启示。

蔡金芳  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

概要: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工作实践的职业能力要求。然而,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如何 对接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学理层面分析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我国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产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结构需求、类型需求、数量需求等要素对职业本科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6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李家成  论社区学校(院)在社区教育体系中的专业领导力

概要: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已有或即将建立的社区学校(学院)等专业的教育机构居于核心地位,有着专业领导的责任。其具体表达可以在学习型社会(社区)建设、教育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社区教育研究等领域充分呈现。

马丽华  上海老年学员数字化生活适应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概要:随着数字技术介入人们生活学习程度的加强,老年人在生活中遭遇的“数字困难”持续引发关注。为有效弥合中国老年人数字化生活中的“数字鸿沟”,针对上海市老年学员数字化生活适应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抽样调查,尝试以数据驱动提升老年人数字化生活困难问题解决的决策效果。

朱敏  国内学分银行发展态势及其关键问题分析

概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学分银行在我国试验、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迄今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还没突破的关键问题?本报告拟结合最近的面上调研予以整合和分析,为终身教育这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孙玫璐  明清戏曲教化的理想和真实

概要:在礼乐风教的传统话语中,“高台教化”被宣称为戏曲之“体”,即根本属性和最大价值。然而,教化以戏曲为工具,戏曲却并非应教化而生。对明清社会戏曲教化理想与真实状况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当代文艺产品社会教育功能与成效的逻辑理路。

张永  工人诗歌中的“技能”叙事:以《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为例

概要:成人教育是直接同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的一种教育形态。中国工业化的升级换代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主旋律。透过工人诗歌中的“技能”叙事可以发现,成人教育需要面向工业和社会实践,关注当代工人群体中的大多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黄健  我国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概要:人才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随着我国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已然成为社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本质属性为何?国际经验可以提供哪些启示?未来应该如何探索具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路径?本报告将就此进行相关分析和讨论。

 

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楼116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昝飞  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发展成就、经验与挑战

概要:从特殊教育体系、综合保障水平、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特殊教育质量四方面总结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对发展过程中实践积累的中国经验进行总结,并就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特殊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陈莲俊  特殊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概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对于特殊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更是能够使残障学生获得对接实际岗位需要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积累在岗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为残障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参与及就业奠定必要基础。然而目前特殊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面临这一系列的矛盾与困境,研究者尝试从机制、资源等角度对目前特殊中职校企合作困境进行梳理,并为进一步推进特殊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于素红 日本特殊需要教育的发展

概要:为适应国际融合教育发展要求、解决本国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日本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特殊需要教育改革。十多年来,特殊需要教育改革落实了多项重要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讲座旨在对日本特殊需要教育改革的背景、举措、成效与问题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曾凡林  体感互动技术在特殊儿童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概要:体感互动技术(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 Technology)是一种源自游戏的新兴技术,整合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技术,操作更接近真实任务,应用于医疗、康复、教育培训、运动健身、产品展示和购物等。我们尝试将体感互动技术应用于特殊儿童认知功能评估。针对传统认知测验很难反映特殊儿童和脑损伤患者的真实水平、不易操纵实验环境的复杂程度、趣味性不足等局限性,基于体感游戏设计的认知任务具有互动性强、娱乐性强、融合性强的特点,提高了沉浸感,强化了互动,改善了用户体验和参与度。我们课题组经过近8年的研究,体感互动技术应用于在多动症儿童和智力障碍的认知能力评估和早期筛查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颜廷睿  应对差异性: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范式的变革

概要:课程调整一直以来都是融合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范式,但课程调整与融合教育本身的平等和公平精神相违背,导致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学业发展的“马太效应”,从而特殊儿童成为班级中集体教学的牺牲者。为此,融合教育课程需要从课程调整想学习通用设计转变,以促进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共同成功为目标,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

 

第2场

时间:2021年11月3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楼 教室待定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周丽  高功能孤独症幼儿粘滞性注意的发生:来自眼动追踪的证据

概要:粘滞性注意(sticky attention),也称注意解离缺陷,指在个体注意定向过程中,对当前注意的事物存在注意分离困难的现象。高危孤独症婴儿早在一岁左右表现出粘滞性注意,这种注意的缺陷可对孤独症进行早期的预测。但对于孤独症幼儿,其粘滞性注意是持续存在,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赶上了”正常幼儿,当前的研究尚存争议。本研究采用空白重叠范式,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对孤独症幼儿的粘滞性注意特征进行了系列的探究,旨在揭示其是否存在粘滞性注意及其具体表现特征。实验一以基本图形为刺激,探究了15名高功能孤独症幼儿和18名生理年龄、WPPSI-IV智力匹配的正常幼儿的注意解离特征,发现孤独症幼儿的注意解离和注意转移能力完好,但孤独症幼儿整体的眼跳反应较快,可能是由于对中央凹物体注意参与水平较低或眼跳发起异常所致。实验二以限制性兴趣物体为视觉刺激,探究了20名高功能孤独症幼儿和24名生理年龄、WPPSI-IV智力匹配的正常幼儿的注意解离特征,发现孤独症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完好,但普遍存在粘滞性注意。孤独症幼儿粘滞性注意的表现受中央凹物体的刺激类型的调节,当呈现与限制性兴趣有关的物体时,孤独症幼儿的粘滞性注意更为严重。粘滞性注意可能并非孤独症幼儿的普遍缺陷,其表现受到了刺激类型的调节。

涂梦璐  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作用

概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执行功能缺陷理论已在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中被广泛证明,学龄前是执行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学龄前执行功能与ADHD症状的关系尚存争议。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国内外近十年的文献,探讨学龄前执行功能与ADHD症状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共70个有效数据,总样本量6238名。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前执行功能及其子成分均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ADHD症状;学龄前执行功能与ADHD症状具有显著相关,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显示,执行功能测量方式会显著影响执行功能与ADHD症状的关系;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均与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显著相关,其中工作记忆与注意缺陷相关度最高。

王玥  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犬辅助干预的研究进展

概要:文章对21项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犬辅助干预的定量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研究设计多采用单一被试设计,研究对象多为儿童和青少年,测量方式多采用观察法;犬辅助干预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的身心健康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犬辅 助干预能够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问题。未来研究应充分考虑干预 对象、干预人员、测量工具以及本土化这四个方面,不断规范犬辅助干预方法,探究犬辅助干预的有效性。

 

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楼8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吴永和  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数字基座技术与标准

概要:在国家数字化转型和教育信息化新基建背景下,报告将从数字化转型新基石、教育数字基座技术和教育数字基座标准等三个方面阐述。

李锋  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计与研制

概要:解读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背景,梳理新课标和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教材和实验环境的准备。

江波  大规模个性化学习与数字教材

概要:个性化学习是否有效?信息技术如何支持个性化学习?如何围绕数字教材开展个性化学习?本讲座将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通过丰富的案例回答这三个问题。

白雪梅  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实践路径及成效

概要: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然而,精准教学实践应用尚未普及,数据驱动精准教学还需跨越很多“壕沟”。教师数据解读是决定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关键,从数据到决策需要跨越数据解读的鸿沟,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模式、操作框架以及实践路径等,对于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实施成效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实践,在探究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其成效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楼813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徐显龙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工具开发与实践

概要:当前对信息素养测评不够全面、且难于操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基于情境的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思路,从信息意识、基本技能、应用创新和数字公民构建了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设计并开发了情境测试题和测评问卷,并初步证实其有效性。

冷静   数值仿真实验中学习者在线行为时序模式研究

概要:近年来,数值仿真软件在医学影像专业的实验课程中逐步普及。特别是,学生在数值仿真平台上的数据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过程,对于学业成就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因此,分析学生在数值仿真背景下的行为对于促进学习者专业知识及平台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关于学习者在数值仿真软件中的行为模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索。期望本研究的相关成果能够支持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并为平台开发者提供产品迭代决策依据。

孙江山  基于新技术的中学生空间能力提升

概要:空间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空间能力的提升也成为各学段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尤其中学阶段是空间能力提升的关键期,而基于新技术、面向课堂情境的空间能力提升是重要途径。对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实施在课堂情境中学生空间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

郝祥军  何以理性预见未来教育:未来研究方法的启示

概要:教育是未来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未来研究领域长期积累的方法与应用模型对未来教育的研究具有可迁移的价值。研究基于未来研究领域中的六支柱框架梳理了未来研究核心方法与工具,并从应用实践的可操作性角度解读了”通用预见过程模型”,以期为理性地预见未来教育提供方法指导。基于此,研究提出预见未来教育的新视角,以纠正新兴技术之于教育的感性认识,为未来教育找寻合理的发展方向。

 

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1日(周一)9:5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章依文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早期识别、诊断与干预

概要:语言发育迟缓指语言发育遵循正常儿童的顺序,但比正常速度缓慢,未达到与其年龄相当的水平,2岁时的发生率约20%左右,有相当比例的儿童会发展为语言障碍,影响日后的沟通社交、学业成就以及职业表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可根据语言能力是否达到相应的发育里程碑进行简单筛查(如24月龄词汇量少于50个说明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当儿童因语言能力落后就诊时,应先明确原因(如视听障碍、发育迟缓、染色体疾病、环境因素等)导致的语言迟缓,通过专业评估儿童的实际认知和语言水平,再确定个体化的干预建议。儿童学讲话的常见误区有许多,如“贵人语迟,金口难开”、“听儿歌、认卡片、早教节目学讲话”、“舌系带过短会影响说话”等等,这些误区不仅无益于儿童语言发展,反而会导致儿童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期,因此专业的语言干预至关重要。对于仅会讲单词或少量词组的儿童,我们建议停止使用一切电子产品,照养人在生活中增加与儿童的互动交流,如“配音”,放慢语速,跟随孩子兴趣,同时增加假扮性的认知游戏,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逐渐提高语言能力。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15: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612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王勇丽  言语运动的神经心理学过程

概要:言语是有声语言形成的机械过程,需要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参与,代表性理论模型有Lebelt蓝图和DIVA模型。言语产生涉及言语运动认知和言语运动执行两个方面。传统的理念认为言语运动认知关注较高层次的言语加工处理,言语运动执行则关注较低层次的肌肉运动,两个方面之间很少相互影响,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学者们对言语产生的研究都是二者彼此割裂。然而,分析二者的产生机制,似乎都离不开脑的网络联系及控制等神经基础。近十多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二者之间的联系,整合高层次的言语运动认知机制和较低层次的言语运动执行机制。

 

教育学部、教育管理系/教育经济研究所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楼1214室

报告形式:线下线上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李伟胜  区域教育治理中的项目管理

概要:在区域教育系统的治理格局中,可聚焦三层教育治理项目:对学生参与的教育活动的治理,对办学行为的治理,对其他社会主体相关活动的治理;在对这些项目开展管理的过程中,以“规划-协调-推进-创新”为主线,可构建全社会齐心协力落实立德树人的能力系统与新的工作格局。

刘胜男  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专业能力建设

概要: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由传统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整合,主要承担区域乡村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关涉全国800万基层教师专业成长。以促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可持续的增能改进为目的,通过建立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理论模型,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有助于确定其专业能力成熟度,明确未来改进方向。

陈纯槿  社会情感支持与学生学习素养

概要:教师在高质量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往往体现在课堂上的影响力。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切地感受到教师传递的社会情感支持,包括被尊重、鼓励和温暖,对于学生学习素养具有怎样的影响?通过直视课堂,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刘竑波  “五育融合大美育”的学理脉络与实践挑战

概要:近年来重回热点的“中小学五育”探讨,让人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的目的。本报告拟从中外教育比较的视角,探察“五育融合”的“来时路”,试图说明美育何以担当“五育融合”之重任,并指出“五育融合大美育”向教育实践者提出的现实挑战、特别是师德方面的具体要求及其回应之策。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27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楼1214室

报告形式:线下线上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董辉  在“个体”和“社会”之间

概要:教育焦虑研究的第三条进路:家长教育焦虑作为“热点”现象和“痛点”问题,越来越多得到跨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和讨论。系统梳理文献可知,相关研究大体沿着“个体”和“社会”两个取向展开分析,对焦虑的表现、诱因以及干预对策的经验分析和理论综括,进一步呈现了教育焦虑之“个体困扰”和“社会问题”的双重属性。然而,焦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桥接“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分析进路,对焦虑的生成、扩散和传播机制进行精准刻画。参考近年来“网络”取向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叙事”取向的经济学研究,着力从“网络圈群-焦虑叙事”的角度探索教育焦虑研究的第三条可能进路,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刘皛  学者的经世之道

概要: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差异与融合:作为资政顾问参与政府决策和国家治理实践是当代中国大学学者的一条经世之道。但理论研究者与政策实践者知识建构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鸿沟,学界与政界的制度差异进一步强化了两个领域的隔阂。学者在资政实践中具备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双重身份,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其成为行动者的前提和基础。在由官员主导的政学交往过程中,学者如何坚守自己的专业承诺和学术良知,知识的理论传统如何与实践传统相结合,学术研究如何有效地指导政策实践,需要大学在确立学术自主性和边界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合理的“边界工作”机制,才能促进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之间的有效互动。

张文国  公立高校党政交叉任职对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双向扩展

概要:我国公立高校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存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特点,成员构成有较高重合性,校长、副校长在党委常委会成员中占比超过半数的情况普遍。党政交叉任职体制对高校治理中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具有“双向扩展”效应。校长执行权的扩展有“制度性扩展”和“权威性扩展”两种类型,党委决策权的扩展则依托党委常委人员设置机制、校长人事决策权分配机制、政策模糊地带的权力扩散机制、党员对党组织的服从机制等方式实现。党政权力“双向扩展”的理论风险一是不符合法人治理中权力分立与制衡理念,二是高校权力在“控权论”与“管理论”的导向中摇摆不定;实践风险是可能导致高校治理中的“权力竞技”“权力合流”等问题。因此,应依据权力、义务、责任对等原则,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工制衡原则,以及科学、民主、合法原则,将党政权力的双向扩展控制在合理限度内。

金津  政策网络与全球教育治理空间变革

概要: 英国政治学家罗德·罗兹在其关于治理的经典研究中指出,国际化、市场化和政府内部专业化从不同方向变革了现代政府的管理方式,政策网络取代了权威式的决策机制,公共事务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非传统政策参与者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形成和走向。在教育政策领域,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盈利机构作为重要的非传统政策参与者,构建起全球教育政策场域,影响着教育变革最佳实践的塑造和政策移动。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国际与本土、公营与私营被重新定义的边界,如何在政策研究中引入空间交织的视角,如何探讨政策网络的结构与走向,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

 

教育学部、艺术教育部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楼105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汪洋  高师艺术类(美术)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政策与方案调研

概要:本调研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师资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质性与量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美育政策、师范专业指导政策、美术师范课程设置指导文件等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归纳梳理,指出相关政策制定利弊并提出完善建议;同时针对全国12所高师代表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人才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设置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调研和比较,从合理性、全面性、多样性、 达标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课程标准设计的优化建议。

董放  高师艺术类(音乐)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政策与方案调研

概要:报告通过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全国选取12所师范院校,对学校的音乐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学时与学分设置、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国家相关人才培养政策与专业建设指导性文件对培养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本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

刘冉  知觉经验:梅洛庞蒂的舞蹈现象学

概要:现象学的方法通过悬置一切既定的理论和概念,描述我们与世界的体验关系,它帮助舞蹈重视知觉及其作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认为艺术是我们理解知觉的最佳途径,其哲学思想中的知觉理论可以为舞蹈知觉提供可分析的结构。在梅氏知觉结构论的启示下,舞蹈运动、时间性、空间性蕴含着身体与世界、知觉与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揭示出舞蹈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知觉本质与结构内涵。同时,舞蹈的意义与时间、空间结构同步生成为可以被知觉捕捉的意义:时间结构是身体运动与时间背景的意义扭结,空间结构是身体空间能力与外部环境相互吸纳、转化的意义统一体,舞蹈意义则在时间与空间结构建构的过程中被赋予知觉的智慧。

 

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 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206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郑蝉金  赋能核心素养教与学的人工智能——中文写作自动评估与辅导系统研究

概要:本讲座主要介绍核心素养时代教育评价的最新发展趋势,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解决方案。以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小花狮中文写作自动评估与辅导系统”工作为基础,分享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学、教育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研究。用实际案例来展示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赋能基础教育领域写作素养的培养与测评的一些初步结果。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22日(周五) 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206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顾昕  变量相对重要性的贝叶斯评估

概要:比较模型中自变量(或外生变量)的重要性可以回答许多教育、心理学研究问题。例如,自我意识是否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学校学习和人际交往?又如,在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时,亲子关系是否比学校环境更为重要?传统相对重要性的评估方法比较自变量标准化回归系数/路径系数的大小,但是回归系数指标无法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贡献,也不能衡量一组自变量的联合重要性。本研究推荐已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优势分析方法,克服传统指标的问题。此外,基于优势分析指标,本研究提出使用贝叶斯因子评估自变量的重要性排序,为相对重要性评估提供了统计推断方法。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可以用次序约束假设表示,如p1>p2>p3表明,自变量1比自变量2更重要,自变量2又比自变量3更重要。贝叶斯因子量化数据支持或反对次序假设的证据,帮助研究者决策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第3场

时间:2021年10月29日(周五) 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206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杨向东  空间能力测验项目的算法化生成

概要:测验项目的设计是一个黑箱式问题。传统测验项目设计是经验性,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和检验方式。研究采用理论驱动的认知项目设计模式对空间能力测验项目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和检验,具体包括:(1)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空间能力测验项目的认知加工模型,明确测验建构的内在表征,(2)在项目认知加工模型基础上鉴别和确定项目设计特征,开展系统化、算法式的测验项目设计;(3)在经验数据基础上,对所开发的测验项目进行分析,考察建构模型对测验反应变异的解释程度以及项目设计特征作为项目开发和测验编制的可行性。

 

教育学部、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707会议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李家成  加强参与者的能力建设:上海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开展的思考

概要:在上海推进基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过程中,高校青年研究人员、区社区学院研究人员和社区学校校长等参与者有了多元丰富的能力发展。通过对访谈材料的分析,本次研究将回答如下两个研究问题:1. 参与者实现了怎样的发展?2. 这种发展显示出成人学习怎样的特点?

孙枚璐  社区游学项目模式探究

概要:游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近年来以社区为开发主体和内容载体的社区游学项目得到了很大发展,也初步呈现出在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受众群体、互动方式、资源利用、支持保障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模式。

王芳  新形势下终身教育工作者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

概要: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三教”并存的终身教育大背景下,教育主体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终身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笔者尝试从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共融共通的发展平台和丰富精准的课程资源三方面对终身教育工作者素养的提升作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李珺  台湾地区终身学习法修订前后比较及启示

概要:2002年台湾地区出台我国第一部《终身学习法》,2014年出台了《终身学习法》修正案,在其此基础上2016年对个别条文又作修正。新修订的法案为台湾地区的终身学习开启了崭新的一页。正确认识台湾地区《终身学习法》的“变”与“不变”、进步与不足将为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乃至国家终身学习立法提供有益借鉴。

宋其辉  新时代中国老年教育的使命

概要:在新时代,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中国老年教育将肩负时代使命,为老年教育事业赋予新的内涵,为老年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卢玉娟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概要: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发展面临的困境,岗位工作回归教师本位;建立导师制度,提高学术论文能力;立足校本课题,提升科研能力;建立专业培训体系等措施,将有力促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庞晓芳  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在岗人员学力的提升—以闵行区为例

概要:推进城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区域内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推进在岗人员的学力提升,即提升在岗人员的学历层次、职业能力、综合素养。闵行区确立了“教育立区、人才兴区、科技强区、文明创区”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全体市民、在岗人员的素质和区域内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为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刘丽静  激发社区教育活力,助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概要:激发社区教育活力,助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盘活社区教育资源,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提升终身教育服务实效,不断满足市民终身学习的需求。通过推动终身教育改革创新,激发社区教育新动能,构建更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治理、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自信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教育学部、教育高等研究院

1 丁钢教授 终身教授报告会

时间:2021年9月15日(周三)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711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丁钢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主持人:朱军文 教授    评议人:张民选教授 熊庆年教授)

概要:本研究围绕何谓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教育研究如何形成国际影响力、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等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研究采用解释和实证互相补充,以及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案例研究等质性和量化多元研究方法,探讨国内外及其国际合作与中国教育研究的关系,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内涵、主要特征及成因,并从学术价值、政策意义和实践作用等方面理解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进而从全球化和政策自主的角度思考与评价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与制约及其提升机制,对推进国内乃至国际学界对于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

2 教育高等研究院校庆学术报告会教师专场(一)

时间:2021年10月22日(周五)9: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711室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吴刚  什么是教育理论?

概要:20多年来,如何推进教育理论发展成为困扰大家的一大难题。一个事实是,教育理论确实没有呈现其应有的发展状态,甚至停滞不前。这种停滞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们不知何谓理论。因此,我们首先分析什么不是理论:(1)口号不是理论;(2)隐喻不是理论;(3)类比不是理论;(4)经验不是理论;(5)政策辩护不是理论;(6)方法不是理论。其次,我们如何谈论理论,或理论是什么?(1)理论是用于观察检验的假设吗?(2)是一个模型概念吗?(3)还是一套结构化的命题关系?再次,我们进一步讨论:(1)理论与语义、修辞的关系;(2)理论与方法的关系;(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理论与现象的关系

 

3 教育高等研究院校庆学术报告会教师专场(二)

时间:2021年10月22日(周五)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711室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周勇  大变局、民族复兴与新课程——大历史视野中的二十年课程改革

概要:从大历史视野看,李鸿章、梁启超、蔡元培等曾先后登台,为增强国家军事经济实力、提升国人价值追求与道德境界发起课程改革,也为解答大变局中实现民族复兴急需发展何种新课程留下两大历史参照。新世纪转折之际,迎来课程专家登台承担开拓重任。在教育行政力量支持基础上,秉持民族复兴与学生发展的双重关切,依靠专业化的新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专家在过去二十年同样书写了课程改革新篇章,在应试支配的基础教育体制中至少建成两大类新课程生产及教学机制。引入大历史视野,不仅有利于开阔反思近二十年课程改革,而且能为优化已经建成的新课程生产及教学机制提供经验参照。

李梅  全球化变局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挑战与转型

概要:当今世界面临逆全球化与全球化交织发展的新变局,全球高等教育市场正从新自由主义时代的自由市场转向逆全球化时期管制的不完全市场,学生国际流动呈现新特点、教学形式发生变化、高校面临生源与财政危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中美关系变局、后疫情影响、留学教育质量不高、国际学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与困境。新时期中国亟需重塑理念,推动国际化从依附于世界学术中心的追赶型发展模式转向自主创新型发展模式。

庄瑜  馆校合作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概要:早在1977年,Heine就提出要鼓励学校教师参与博物馆演示、解说等教育活动,以增进教师的能力。馆校合作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是青少年教育的加速器。美国史密森学会每年会邀请教师参与讨论,听取意见并参与编写教材;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博物馆专门为老师印制有关馆内近期活动、讲座的宣传册页;在西班牙,有专门为教师准备的博物馆工具包;本次讲座将围绕若干种馆校合作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展开讨论,并分享实践中的经验与展望。

唐晓菁  重审“再生产”——法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从学校到家庭的视角转变及其启示

概要:在布迪厄关于“再生产”的一系列研究问世之后,如何推进和更新“打开教育体系的黑箱”问题成为法国教育社会学最为关切的研究议题。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阶层流动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与“家长主义”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线从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转向对家庭教育实践与策略的研究。如何重新理解文化资本对教育流动的效用,其传递形式、过程及社会条件、资本之间的互赖性与转换策略,以及阶级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这些成果呈现了教育社会学继“再生产”理论之后的发展,勾勒了教育场域中多样化家长角色的社会学图景,可以为我国教育流动与家庭教育参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

3 教育高等研究院学生专场

时间:2021年10月29日(周五)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711室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段俊吉  论教育叙事的对话空间:基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概要:米哈伊尔·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融合了事件、对话和互文等多元的话语元素,对近代哲学中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和改造。它指向的不仅是一种“狂欢思维”,更是以“杂语”为中心的叙事方式的革新。当“杂语”进入教育叙事的理论语境,意味着营造了一种流淌着“狂欢思维”的对话空间。在这一空间中,那些被忽视的教育声音与经验得以显现,不同的教育个体也获得了进行平等、自由对话的机会与权利。教育叙事具备了多元的声音和多重的经验,故事变得完整,场景也变得丰富。

司凯航  微证书及数字徽章热趋势下的冷思考——基于高等教育场域知识生产与赋权

概要:教育的信息化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者及实践者无法忽视的的重要趋势,教学活动、学习方式的发展呈现出与技术进步深度融合的趋势,在线学习及各类非正式学习方式成为快速发展的教育领域。与此同时,就业市场虽然因长期存在的文凭追逐和异化的现象,而产生文凭贬值倾向,但文凭仍然在社会功能方面,具备证明个人在特定领域具备某项技能及职业-需求匹配度的重要符号载体。在上述两个条件的共同运作下,微证书(micro-credential)和数字徽章(digital badge)成为逐渐走入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心视野的新成员。在微证书和数字徽章在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实施领域方面展现出快速扩张的热趋势的同时,这种新型认证方式在进入高等教育场域时,因其自身所具备的特征、属性及目的与高等教育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张力而产生的诸多潜在风险,这值得研究者在热话题的潮流中进行深度的冷思考,且要保持高度警惕。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究这类新型认证方式在进入高等教育场域后可能产生的潜在威胁并尝试提出解决方略。

丁依文  设计教育的视角:以创造力培养为中心的创意叙事教学

概要:设计教育旨在从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角度教会学生“以人为本”地生成创新解决方案,却往往忽视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展示即叙事,动人的叙事让创意更具说服力,故本文开创性地将教育叙事纳入设计教学法之中。以创造力培养为中心的创意叙事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共情能力、展示技能和非认知能力等。首先,本文分析了创意叙事的内涵。其次,设定创意叙事教学的框架,包括教学立场、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叙事视角作为教学立场,将“问题解决”与“意义诠释”的叙事结构作为教学过程,并将视觉文化、经济学、消费文化和口述史的跨学科叙事方法作为教学手段。最后,提出助推学校教育创新的三种创新路径:激发创意型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推动校本课程转化和孕育创新的学校文化。

黄滢诺  校园Vlog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大学生文化身份的媒介化

概要:身份问题在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且需要放置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分析。大学生文化身份是大学生在特定的社会位置、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中动态建构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晚期,自我认同成为个体生存的重要议题,而媒介的发展也推动个体身份建构与呈现的转变,其中,Vlog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视频日志走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校园Vlog是大学生个体以个人的方式理解自身教育生活的产物,更多表达和传递个人的生活趣味与价值取向,是探求当代大学生文化身份媒介化富有想象力的研究资料。从制度和机构彼此互动的宏观层面来说,媒介通过社会交往、文化消费与资本流动等方面影响大学生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呈现;从人际交往互动结构化的微观层面上看,媒介化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调节机制、整合共同经验、促进个体成长。

李晴晴  “学习直播”文化现象透视:表演化学习与互动仪式构建

概要: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青年群体自主学习方式出现了“学习直播”新现象,“学习直播”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自己的学习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同时屏幕前的观众与播主共同学习的现象。其具有前台场景呈现景观自我、界面信息实现情感连接、学习直播趣缘群体共享意义符号的共同特征,背后暗藏的是表演化学习与构建互动仪式链的内核。透视“学习直播”文化现象,可以从虚拟空间的自我呈现与表演、陪伴学习构建互动仪式链、以“学”结缘的亚文化抵抗与回归三方面进行解读。理性看待“学习直播”,学习者自我呈现的限阈、学习效能的实现程度、直播群体背后的个体孤独等都也成为热潮背后值得思考的议题。因此,“学习直播”不能止于展现学习状态的表层符号,还要着力挖掘背后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运行机制,以使得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观察和体验社会,更好地进行数字化生活。

 

教育学部、上海教师发展学院(开放教育学院)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9: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祝智庭  教育人工智能,人本AI的新范式

概要:人工智能(AI)研究与应用爆发式增长是当代科技新焦点。本报告揭示AI研究新方向,阐述人本人工智能(HCAI)研究的国际动态,特别提出教育人工智能(eAI)的新概念与内涵,指出eAI对于智慧教育发展的意义,并提炼出eAI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应用场景。

冯大鸣  指向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学校领导变革

概要:“智教深融”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战略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走向“智教深融”过程中,学校将面临有关人工智能教学法、社会资源校本化、伦理和安全风险等挑战,需要通过学校领导变革来综合应对,并将变革的重点置于秉持分布式领导理念、架构教师能力发展概念框架、重整专业发展团队结构、强化学校运维管理等四个方面。

闫寒冰  能力本位的规模化精准研训

概要:工作场所的“做中学”,是成人学习获得能力提升的公认有效路径。但这种学习需要个性化、伴随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对于专业化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然状态下,能够达到这种水准的研训活动不但凤毛麟角,而且成本不菲。此报告介绍了开展规模化精准研训的理念思考、实践路径、规模化干预策略与实践成果。

赵健   赋能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学习空间研究

概要:项目组依托学院微格教室设计改造的真实任务,依据学校师范生培养的真实需求,针对未来学习空间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对学习空间理论进行梳理;以学习者身份为视角探究学习空间中的师范生行为;研究针对微格教室实践模式的学习空间设计方案。目前已完成基础文献研究、相关专业教师访谈,对各类学习空间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实地考察,以期最终研究成果真正赋能师范生的培养和发展。

李宝敏  引领教师成长的多模态课堂教学视频分析

概要:分析课堂教学行为是揭示课堂教学规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经,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处理与分析教学视频中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教师理解教学场景中的关键事件及教学行为有效性,进一步深化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是当前研究与实践的新热点。当前随着智能化与移动听评课技术的发展,教师教学视频的采集已成为新常态,基于多模态融合分析技术为教学视频的多维面分析带来新前景,本专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阐释如何在多模态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105报告厅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魏非  教师能力情景化测评的方法与案例

概要:教师能力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话题,情景化测评强调将测评置于现实生活与社会环境之中,是一种注重实践与能力的测评方式。本报告在情景化测评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典型的情景化测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情景化测评的实现路径与方法,并为教师能力测评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李树培  Educational Storyliving:未来教师沉浸式学习的可能方向

概要:梳理教育领域沉浸式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厘清职前教师培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沉浸式技术应用在未来教师培养中的可为空间,据此探索Educational Storyliving的开发构建与可能应用。

彭红超  多模态数据支持的教师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

概要:人类学习是多模态的,多模态数据具有全息描摹教师学习画像的潜能,基于此数据的系统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本研究将探讨多模态数据临摹教师全息画像的机理、画像模型结构、个性化系统的动力机制、以及学习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案。

姜昌华  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国际案例研究

概要:本报告立足国际视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寻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课程资源、教学结构、评价方式、环境构建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为当前教师教育的深化改革、育人方式转变以及教师能力提升提供借鉴与启发。

宋雪莲  数据驱动的在线教育诊断与干预探索

概要:在学历在线教育中,教师、学生、管理者会在网络上留下很多数据痕迹,这些痕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激励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习路径,更可以支持决策。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始终是一个难题。此报告介绍了我们在这一主题下的探索。

刘齐  学习资源的在线学习行为画像研究——以华东师大“淘知学堂”为例

概要:在线课程资源在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学习或者完全在线学习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报告以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淘知学堂“为例,探讨了如何基于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画像研究,以全面挖掘学习者的学习资源需求与体验,诊断已有资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诉求,以便为进一步优化资源建设和平台改进提供依据。

 

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1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物理楼445室

报告形式:线上线下混合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柯政

暂时未定

夏彧  集团化与学区房:谁是城市教育公平政策的受益者?

概要:作为城市义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政策通过在学校层级之上建立新的一层组织结构(校际共同体/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校际共享,通过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创新,达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缩小校际差异的政策目标。研究基于2015—2019年上海住房价格数据和教育行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这一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政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政策起到了降低优质学校对口学区房价的作用,这一效应在改革一年后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干预效应集中在第二、三梯队次优学校,呈现了选择性均衡的结果。

本文的研究表明,集团化办学政策有力的促进城市义务教育公平,这为城市学区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

周蕾  研究型大学助力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路径和机制探析——以纽约康奈尔理工学院为例

概要:全球科创中心的构建依赖于一个有活力的、可持续的区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基于城市创新区理论及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提出研究型大学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所承载和赋能的四大资产要素:人力资产、经济资产、物质资产和网络资产。基于这一思考,选取纽约康奈尔理工学院为案例,探讨研究型大学助力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路径和机制,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更好地服务我国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教育学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时间:2021年10月8日(周五)14:0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学术交流中心201室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沈玉顺  基础教育治理的四重逻辑与实践要求

概要:基础教育治理受到国家、行政、学术和学校四重逻辑的影响。这四种逻辑有各自的运行规律,也会以不同的方式相互影响。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和有效协调这四种逻辑之间的关系,是建构高水平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关键。十九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实践,展示了基础教育治理多重逻辑的协同机制和发展方向,对于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具有重要启迪。

戚业国  “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目标与战略的重新选择

概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扎实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不仅营利的校外学科培训被逐出市场,学校运行的环境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好学校”标准发生变化并走向冲突分裂;学校的权利与责任发生转变;提升质量与成绩的路径依赖难以为继;校内考核激励机制需要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发展目标需要调整,战略思路和管理策略都要发生改变,将会迎来学校竞争力的新一轮的大洗牌。

刘莉莉  新法新政背景下民办学校的发展

概要:解读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变化与亮点,揭示这一条例带给民办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民办中小学未来发展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

郅庭瑾  从学术研究到决策咨询—差异、转化与融通

概要:任何一项研究做到最前沿或高质量,都必然具有政策价值。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基于不同的缘起并指向不同的目标,参与的群体不同且服务于不同的对象,遵循不同的逻辑理路和标准考量,但又在多个方面具有相同的目标和共同特征。从学术研究成果到决策咨询建议,关键在于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等四个方面的转化,未来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话与融通。

熊万曦  美国高中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概要:高中阶段的跨学科课程建设是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这也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亟待关注的领域。本次报告将以引领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的标杆学校——菲利普斯·安多佛中学为例,通过回顾其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为我国高中推进跨学科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第1场

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2021-2022学年教师教育学院“博雅”读书会启动仪式

2020-2021学年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中期汇报会

 

第2场

时间:2021年10月20日(周三)13:30

地点: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

报告形式:线下

报告人、报告题目及报告概要:

张心科  经典文本的自然阅读与教学解读——以散文四篇为例

概要:从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汪曾祺《昆明的雨》分析自然阅读与教学解读在阅读目的、内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异同。

高惠蓉  三孩政策下的大学女青椒:“学术母亲”生育型学术中断及应对机制研究

概要: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一项具有广泛牵动性的战略决策。我国高校专任女教师比例已接近 60%,职称为副高及以下的育龄女性占了大半,但她们的生育意愿低下。学术“锦标赛”制下非升即走等高校学术业绩和职位晋升考核方式让“学术母亲” (Mothers in Academia / Faculty Mothers)承受生育型学术中断的昂贵代价。“学术母亲”因为生养子女,约有 8-10 年学术生命搁浅,如再生育二孩及三孩, 会陷入“职业高原”。学术中断不仅影响“学术母亲”的晋升空间、提升机 会及研究项目申请资格等,也会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卓越性与多 元化有负面作用。三孩背景下,如何既坚定支持国策又能让女教师在全面建设双一流大学 的道路上和男教师一起建功立业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叶丽新  情境化试题开发进展——语文学科为例

概要:在探寻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和测评途径的过程中”情境”被赋予较高期待。在试题层面,“情境”需与或隐含或明示的“问题”要素及明确规定的“任务”要素融为一体。优质的情境化试题应该具备这些特点:借助材料和任务本身的特质或适当的描述,自然呈现情境;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整合知识与技能并体验问题解决过程;含有新学习的成分或强化已有学习策略、成果等。

杨洁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物理课程预警

概要:本研究应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哪些学生最有可能在大学基础物理课程上挂科。早期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干预和分配教育资源。研究选择兼顾准确性和可解释性的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对西弗吉尼亚大学的七千多名学生样本的进行了分析。使用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种族、民族、家庭经济收入等),学籍数据(SAT数学成绩,SAT语文成绩,选课时的大学GPA等),以及课程早期的学生表现(物理概念前测,开学前几周的作业等),预测学生可能得到的结果。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