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师大文脉 传承大师风骨——《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发布会暨传承志愿服务队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本站原创   |    2021-11-11  |   浏览次数: 2,812 views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传承精神文脉,矢志开拓创新,方能行稳致远,铸就一流。2021年10月13日下午,《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新书发布会暨华东师范大学”传承”志愿服务队成立大会在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中庭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原校党委副书记杜公卓,老干部党委书记黄平,老教授协会教育分会会长、教育学部关工委副主任钱景舫,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梅出席会议,《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编委会副主编、作者代表,教育学部各院系所教师代表、教育学部青年教师联谊会代表,以及”传承”志愿服务队成员参加大会。大会由教育学部学生事务部主任孙梦主持。


《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发布会暨传承志愿服务队成立大会


学生事务部主任孙梦主持大会

由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组织、各单位老教授协会分会组编的《传承》丛书是继2011年9月出版的《师魂》和2017年出版的《文脉》后,结合华东师范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出版的又一个重量级系列丛书,旨在回顾华东师范大学70年学科建设、学校建设的奋斗历程。《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作为系列丛书之一,书写了教育学科共创辉煌的发展历史。”写什么?怎么写?谁来写?写到哪一年为止?”校老教授协会会长、原校党委副书记杜公卓在致辞中,介绍了丛书编撰的初衷以及在策划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她表示,《传承》丛书的顺利出版,离不开各位老同志对母校的热忱与关怀,今天的发布会恰逢校庆之际,更是意义重大,体现了教育学人与师大发展、学科建设的休戚与共,责任担当。


杜公卓老师致辞

《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主编、老教授协会教育分会会长钱景舫教授详细介绍了本书的编撰情况。为充分展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开创性成果,展现数代教育学人潜心治学、培育后生、服务社会、砥砺奋进所创建的卓越成绩,以及在我国教育事业和当代教育学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老教授协会教育分会主动承接并组织开展该书的编撰工作。历经一年半的策划、调研、撰稿、统稿、审稿等工作,这部凝结着无数老中青年教师智慧和辛劳的”成果集”顺利如期出版。


钱景舫教授发言

作者代表、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吴刚平结合个人经历,在发言中细数编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心路历程。他表示,整个撰写过程非常难忘,值得记录与纪念。


吴刚平教授发言

在华东师大教育系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中,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学家孟宪承教授和刘佛年教授作为重要的奠基者和引路人,励精图治、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打造了中国教育学科高地。为了缅怀和纪念两位先生,展现他们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共建了”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

陈列室建设筹备组主要成员、教育学部综合办公室主任邹文为与会嘉宾介绍了”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展陈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建设背景、建设历程以及使命担当详细回顾了2019年至今陈列室的整体工作。她表示,展陈工作意义重大,展陈工作组先后奔赴两位先生的故里和曾经工作生活的场所搜集一手资料,多次前往上海市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等地查证史料,还访谈了近20位当年与两位先生共事的师大领导、同事、嫡亲弟子等,就展陈大纲中的诸多细节与校史专家、教育史专家一一求教论证。在各方面支持下,展陈工作组夜以继日的投入,完成了这项”严谨性甚于学术研究”的工作,打造了丽娃河畔传承师大精神的新地标。


邹文介绍陈列室情况

为了进一步做好陈列室管理服务工作特别是展陈内容的讲解,更好地诠释两位校长的生平、事迹、办学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就,教育学部党委面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得到学部退休教师、青年教师以及教育学子的热烈响应,学部决定正式组建成立”传承”志愿服务队。

杜公卓老师为”传承”志愿服务队授旗,志愿服务队成员、原刘佛年校长秘书张志杰老师代表志愿服务队接受队旗。鲜亮的旗帜挥舞,教育的薪火传递,美好的未来可期。随后,与会嘉宾为”传承”志愿服务队成员佩戴志愿者证,《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副主编代表为学部各院系所、青年教师联谊会代表以及”传承”志愿服务队的每位志愿者赠书,教育的血脉和教育家的精神就在这样传递的过程中不断传承。




授旗、颁证、赠书仪式

“饮水思源,我们已接过旗帜,勇担使命;继往开来,我们定不负韶华,再续辉煌。”由志愿服务队成员及教师代表带来的原创诗朗诵《传承》回响在陈列室中。”他们在中国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行,而我,愿承先哲风骨,与大师同行!”最后,全体志愿者起立,回应着时代和教育事业的召唤,铿锵有力的说出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诗朗诵《传承》

“接过这本沉甸甸的《传承》,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信任。””传承”志愿服务队学生代表杨丹妮,回顾了自己参与陈列室讲解工作的心路历程,并代表全体志愿服务队郑重宣誓,要努力成为”有能力、懂历史、敢担当”的讲解员,让”传承”志愿服务队不断薪火相传。


学生代表发言

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学部党委向华东师大老教授协会及全体参与本书编撰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指出,《传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一书再现了华东师大教育学科7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既是向学校70周年校庆和教育学科建立70周年献礼,也是教育学人在攀登高峰、打造”一流学科”的征程中,适时地回望总结这一路探索、一路走来所形成的有益发展经验,从而更好地传承发扬师大教育学脉,汲取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房建军书记表示,希望”传承”志愿服务队各位成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磨砺自身本领,做好师大”新地标”的”名片”。


房建军书记讲话

会后,”传承”志愿服务队特邀教育学系教育史专家杜成宪教授围绕”变革时代的开风气者——孟宪承、刘佛年两位校长的故事”讲授”第一课”。杜老师从”赤诚的爱国者、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底层民众的体贴者、教育学科的坚守者、严谨的专业研究者、社会主义高师教育体系的探索者””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奠基者、教育改革开放的破冰者、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践行者、现代教育学科的规划者、基础教育研究的倡导者”等方面对孟宪承和刘佛年两位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进行介绍。杜成宪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浅出,用词精炼,高度概括了孟刘两位先生一生中的重要成就,为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开展解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有效的指导。最后,杜成宪教授还建议各位志愿服务队成员可以通过阅读《孟宪承文集》《大夏文存》等书籍,深入挖掘史料,让讲解与教育的专业学习互促共进。在场同学和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有机会能继续向杜教授学习和请教。


杜成宪教授做专题讲座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适逢华东师大建校七十周年,华东师大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第70个年头,《传承》新书发布及”传承”志愿服务队的成立,对于传承教育薪火,传承师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以”传承”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新一代教育学人,将怀揣”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崇高理想与光荣使命,追求卓越、砥砺奋进,努力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传承》编委合影


华东师范大学”传承”志愿服务队合影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