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支点——用影响力资本撬动中国教研创新”| 全国首届教研创新论坛暨庆贺教研员研修班100期通知

本站原创   |    2016-07-15  |   浏览次数: 2,797 views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上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党中央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提出加大教育走出去的新要求。这些都表明了党中央在”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探索开展中国教育软实力输出的发展目标,这是建设竞争力强国和有世界影响力大国的重要基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研为先。推动中国教育创新与升级,需要有约1800万名中小学教师素养的普遍提升,而教师素养提升需要近10万名教研员队伍专业领导力的优先提升。教研创新是撬动中国教育创新大厦的支点。教研创新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需要多元化社会资本,尤其是具有影响力价值资本的参与。教研员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需要积极走出去开展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合作与交流。

在教育产业拥抱社会资本,社会多元资本推进中国教育创新中,更加需要找准中国教育创新的突破口,更加需要找准撬动中国教育变革的支点,更加需要提升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推动教育的整合升级与创新发展。

鉴于此,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与互联网教育产业投资基金联合主办,上海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影响力投资中心、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中国教育产业资本化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协助举办”寻找支点——用影响力资本撬动中国教研创新论坛”暨庆贺教研员研修班100期,旨在发挥政府、教育、资本连接产生的跨界社会影响力,抓住教育创新历史契机,推动具有社会影响力价值资本与教研创新实践、教育国际影响力合作的最佳实践,寻找中国教研体系与教育创新升级融合,寻找具有未来教育价值标准与影响力价值资本融合,寻找影响力资本推动教育创新与国际影响力融合,探索”讲好中国教研故事”的机会与路径。

用影响力资本撬动中国教研创新,推动中国教育持续发展,有赖于您和每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和企业家!组委会诚挚邀请您莅临指导!

全国首届教研创新论坛暨庆贺教研员研修班100期活动议程

7月15日下午 星期五 内部研讨 出版社智慧楼二楼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周文叶
2:00-2:20 开幕式: 主办方领导致辞

戴立益

2:20-2:40 研修中心特聘研究员证书发放、合影

戴立益、崔允漷

2:40-3:10 研修中心工作展示汇报、未来工作设想分享

胡惠闵

3:10-3:25

南京教研员研修经验分享

陆静

3:25-3:40

郑州教研员研修经验分享

周文胜

3:40-3:55

沈阳教研员研修经验分享

赵海涛

3:55-4:15

休息

付黎黎

4:15-5:15

分组研讨:如何提升教研员研修质量(第一、二、四会议室)

崔允漷、胡惠闵、周文叶

5:15-7:00 在河西三楼大厅就餐

付黎黎

7月16日上午 星期六 主题演讲 逸夫楼报告厅 主持人:吴刚平
9:00-9:20 中国教研的价值与使命

刘月霞

9:30-9:45 迎接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新阶段

Sharon Porter Robinson

9:45-10:00 从美国教师标准体系看中国教研体系价值

Fullen Edward Clifton

10:00-10:15 从上海PISA看中国教研创新方向

纪明泽

10:15-10:30 休息

付黎黎

10:30-10:45 教研创新促进区域教师高水平发展

罗 滨

10:45-11:00 中国教育创新的支点:提升教研员课程领导力

崔允漷

11:15-11:30 多元资本助推中国教研体系升级与中国教育创新

梁宇东

11:30-11:45 中国教研员赴美教育交流输出计划概述

Emily HU

11:45-12:15 教研员赴美项目启动、与企业资本项目结对

梁宇东

12:15-13:15 会议午餐:凭餐券在专家楼用餐
7月16日下午 星期六 专题对话 逸夫楼报告厅
13:30-14:30

分主题一:教研制度撬动中国教育创新

主持人:杨向东

徐淀芳、胡 卫、张 丰、朱志平、胡惠闵、田保华

14:30-15:00

现场互动与对话

15:00-15:30

分主题二:社会力量助推中国教研创新

主持人:梁宇东

莫景祺、缪林霏、黄绍义、钟 晖上官丽清、王家昌

15:30-16:00 现场互动与对话
17:00-19:00 会议晚餐:在利兴餐厅包厢用餐

付黎黎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