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崔允漷:走向教育的“中国经验,世界共享”

本站原创   |    2017-07-26  |   浏览次数: 1,433 views

课程是教育专业化的突出标志,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本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的课程思想史,但是课程研究却只有短暂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往的课程研究主要聚焦于“请进来”,大量介绍国外先进的课程理论。毫无疑问,这些理论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是中国课程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然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文化不断地“走出去”,世界各国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研究与实践也非常感兴趣,我们需要思考“中国课程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了,思考如何从“国际视野,本土行动”走向“中国经验,世界共享”。

微信图片_20170718153500

中国课程研究现状:我们在哪里?

课程要“走出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目前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实状况是怎么样的?目前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其一,以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了大量国外先进的课程理论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这对提升我国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改善课程实践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但这也造成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中国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匮乏。其二,我国中小学课程实践问题无法得到本土化课程理论的合理解释。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理论研究处于“引进来”的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我们正面临许多西方课程理论无法解决的难题,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固守教学观念、考试驱动教学、师生关系异化等。其三,中国课程传统和智慧没有得到很好的提炼与挖掘。尽管已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国的课程传统与实践智慧,但总的说来,仍然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如我国古代有别于西方的“人师课程传统”,倡导伦理之学、道德之学、为己之学,以及当前学生的成就动机强、教师的敬业乐群精神、教研员教学指导精致、五级教研体系、课程标准与教材双重管理等。可见,中国课程走向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离“如何讲好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故事”还有一定的距离。

课程研究的“中国特色”:我们拿什么走出去?

“中国课程要走出去”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要准备好“拿什么走出去”。由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这些优势或特色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中国课程思想的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许多丰富而深邃的课程思想。譬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强调学习要有高动机、高投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学习要有高认知参与;荀子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强调具身学习的路径;《中庸》把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五个步骤,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思想也是当代西方课程的先进理念。其二,政府主导的课程改革显示出优势。新世纪以来,举世瞩目的课程改革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经验,改革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国际关注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其三,中小学在课程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实施与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中小学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课堂转型、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等领域创造了重要的经验。

中国课程如何走出去未来展望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中国课程走出去”早有先例,如武术、中餐课程的传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HSK)自1991年起推向海外,至今已有110多个国家设有考点,相应地,也能获得汉语课程。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些成果已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新世纪以来持续推进的课程改革,特别是上海在PISA三次测试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对中国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兴趣,国际著名学者塔克(M.S.Tucker)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着作——《超越上海》来介绍中国的教育与课程。英国教育部斥资4100万英镑支持推广“上海掌握教学模式”,将英格兰地区将近一半小学(8000所)纳入其中,采用上海市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全套教材与教辅(共36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也正在筹划用英语出版以“CurriculumReformandSchoolInnovationinChina(中国课程改革与学校革新)”为主题的书系,旨在与世界同行分享中国经验。

尽管如此,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关于“中国课程走出去”,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有待进一步探索。首先,需要唤起人们“走出去”的意识,并积极准备好“与别人讲什么故事”“如何讲好别人听得懂的、有意义的中国课程故事”。

其次,利用好国际交流与国际传播。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形式与内容,开展中国课程教学的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组织的教育交流平台。例如OECD、UNESCO、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别人了解、知道并有兴趣学习和研究中国的课程经验。

再者,培育中国课程的国际市场需求。教育市场主要聚焦在课程、评价与技术上,其中课程市场在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考试导向的TOEFL等语言课程,升学导向的AP课程等模式。考试导向的课程本来也是中国的课程智慧之一,但是西方借用心理测量技术,发展了此类课程产品,成功推向世界各国。另外,上海市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与教辅在英国出版并被学校采用,这是非常可喜的成就。它是真正有国际需求的“中国课程走出去”的范例。不过,从已有的国际经验来看,如果有考试配套,支持教材教辅“走出去”,也许才能可持续。

“中国课程走出去”离不开国家竞争力,也有赖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平台。作为课程学者,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梳理与研究中国的课程传统与实践智慧,有责任发出课程与教学的“中国声音”,为世界课程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阅读原文

作者|崔允漷(我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吴潇岚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