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黄忠敬:中国教育应立足国情面向全球

本站原创   |    2016-01-05  |   浏览次数: 1,334 views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一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积极调整我国教育发展思路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非凡,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黄忠敬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给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定位?

黄忠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是“被全球化”,而是主动的选择,并在不断的教育变革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三重语境中展开的,多年来中国一直倡导要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政府面临着既要解决教育公平又要提升教育质量的双重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规划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在此纲要中,“中国特色”一词出现了十次之多,可见对中国特色的重视。纲要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总结这些经验一方面有利于发扬我国教育的本土理论,找准位置,指引我国未来教育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对世界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中国经验是世界教育发展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语境。未来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等,都离不开全球化这一坐标系。因此,应当在全球坐标系中定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网: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的国际学生PISA测试两次排名世界第一,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

黄忠敬: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发展基本上与世界同步,经历了发展的不断演变和深化的过程。从早期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重点发展,再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构建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这个演变过程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从“物的发展观”到“人的发展观”。第二,从“线性的发展观”到“多元的发展观”。第三,从“重点的发展观”到“均衡的发展观”。第四,从“数量的发展观”到“质量的发展观”。第五,从“依附的发展观”到“自主的发展观”。近期“十三五”规划所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反映了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教育方面来看,2009年上海PISA测试结果公布之后,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人们纷纷来到上海试图发现上海的秘密。世界经合组织(OECD)也曾专门派人来上海“取经”,试图发现上海之所以能够取得第一的“独门秘笈”。西方的不少学者总结了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包括长期而清晰的发展目标、丰厚的文化传统、严格的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国际化等等。这些观点和研究从西方的视角尤其是从比较的视角考察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把中国教育视为世界一流的教育。上海PISA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张民选教授在上海2009年PISA结果情况介绍会上曾经强调,要理性地看待结果,不要因为有一点成绩就大喜过望,也不要因为有一些不足就觉得不可救药。他将上海2009年PISA结果归因于四个方面:其一,得益于中国社会重视学习的文化传统;其二,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及我们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其三,得益于上海不断推进的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其四,得益于上海完备的师资培训与教科研制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

当然,PISA调查结果也折射出中国学生的短板,比如,学业负担偏重、学习时间过长、缺乏自我调控学习策略等问题,也有学者指出,PISA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反映的仍然是知识教育的结果,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强项不应当掩盖我们在问题探究、动手能力、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落后事实。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0年颁布的《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您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什么?在我们的路径探索中,应当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黄忠敬: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化人”而非“化物”,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就要依法治校,加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积极构建政府依法管教育、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第三方监督评价教育三者相对分离、有机联动的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学校是教育变革的主体,您认为我国的学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哪些路径探索?

黄忠敬:学校是教育变革真正发生的地方,要考察教育发展的道路,必须深入分析学校的管理、课程、课堂、评估、教师与学生等诸多要素以及学校与外部的复杂互动关系。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大小小的学校改革探索,都离不开对学生培养目标的重新理解和重新定义,从趋向上来说,是从“关注教学”到“关注学习”,再到“关注人”的转变,在变革中更加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和优质品格的养成;从路径上来看,学校变革既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又有自下而上的实践提炼,体现了上下结合的特点;从形态上来说,既包括专家引领下的学校变革,也包括扎根于实践问题的自主本土探索,还包括在吸纳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开展中西融合的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负责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道路研究”,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目前课题的情况?

黄忠敬:这个课题是2012年开始的,研究了四年,研究成果即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本书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探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考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机制,寻找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可能路径。

本书研究的问题概括为:(1)三十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究竟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有哪些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2)三十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是什么?(3)中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此,本研究一方面注重总结过去30多年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的中国经验,强调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则力图回答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清楚地判断自身方位,探索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可能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网:从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来您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期望,请您展望一下未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向?

黄忠敬:今天的世界,已进入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美国著名作家弗里德曼在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3.0版,即个人的全球化,这与全球化1.0版(即国家的全球化)和全球化2.0版(企业的全球化)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变成扁平的了,每个人身处其中都应思考自己处于一个何等竞争的位置。美国新媒体联盟在《地平线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是开放资源、个性化学习、非正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下都可以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个性化定制不再是一个理想。

在全球化时代,要学会从“全球视角”看教育,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与全球视野,提升公民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需要强调“四大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应当确立“三主”(主线、主导、主体)的发展战略,即以“中国特色”为主线,实施“国际教育的本土化”与“本土教育的国际化”;以“政府治理”为主导,发挥社会与市场两个作用;以“学校变革”为主体,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阅读原文

记者|张春海 张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吴潇岚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