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杨向东:如何构建校本核心素养模型

本站原创   |    2018-05-24  |   浏览次数: 1,310 views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为契机,试图通过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凝练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化,促进学校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从而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培养学生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如何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核心素养模型,成为当前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构建校本核心素养模型,需要学校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和教育意蕴。杜威将教育视为儿童经验的改造,是儿童在与环境持续互动中成长性经验不断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所谓成长性经验,是指儿童从过去或当前的活动和经验中通过体验、反思而获得的,能够进一步丰富和促进他们后续成长的东西。当下所理解的核心素养,与这里所讲的成长性经验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儿童在当前学校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迁移性的综合性品质。儿童的核心素养逐步形成于当前的学习与教学活动,进而影响和定义着后续经验的方向和性质。这样一个过程的持续,就构成了从儿童当前(学校教育)生活到未来社会适应的连续体。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构建核心素养模型,需要采用一种连续和动态的视角,将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整合在一个框架下加以思考。

综观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各种核心素养框架,都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主要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思考的。毋庸置疑,社会发展阶段深刻影响教育目标。原始社会需要个体掌握狩猎,农耕社会需要学会种植,工业社会需要基本的读写算和特定职业技能。按照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的说法,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21世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性品质。因此,学校构建核心素养模型,需要理解21世纪文化科技、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根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把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良好的社会运作以及个人生活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反思学校教育在当前和未来阶段的功能和使命。

然而,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适应当下和未来社会需求,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创造和建设更为美好的未来社会,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自我实现和人生圆满。历史多次证明,单纯适应社会需求不仅无助于个体发展,反而有可能导致个体的异化和社会的失衡。这就意味着,学校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需要同时考虑人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整合统一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理解什么是健康发展的个体,洞悉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起源和过程,明确这一发展变化过程的要素、结构、阶段和机制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及方式等。这一理论,不应将个体身心发展视为随着成熟或时间而展开的自然过程,而应视作在特定社会或文化场域下,个体与环境持续互动的后天学习过程。已有的发展理论和相关成果可谓浩如烟海,学校需要站在这一视角下加以审慎的评判和分析,确定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维度、结构和内涵,把握儿童所处的环境,尤其是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在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机制。

其中,对文化的理解是考察社会环境及其作用的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角。不同的文化在本质上代表了不同种群的人类理解和应对大千世界(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技能或生活方式。从古至今,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与挑战,不同文化传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角、思路和方式。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我国中小学当前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与管理机制,都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结果。近年来提出的各种核心素养框架,也更多是在西方文化传统下提出的解决方案,集中体现在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等“胜任力”上。一方面,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掌握世界范围内人类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观念、工具和方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如何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和实践经验,提供解决人类面临挑战的中国文化途径,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构建核心素养模型,并不是从既有的国内外核心素养模型中随便挑选几个名词或术语,写入学校发展规划即可。学校需要回归教育本质和价值,站在“培养什么人”的高度回答这一问题。这需要学校深入研讨,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及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具体特征,反思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吸纳世界和中华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唯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核心素养模型及研究成果进行“拿来主义”的分析和综合,才能真正形成既满足时代要求、又符合学校实际的核心素养模型,完善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育人目标体系。

阅读原文

作者|杨向东(我校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吴潇岚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