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郅庭瑾 吴晶:从简单整合走向现代治理

本站原创   |    2018-05-30  |   浏览次数: 1,595 views

上海集团化办学经验启示

上海市于2014年开始推动集团化办学,经过近4年的积极探索,截至今年2月,全市已建立集团128个,共覆盖644所学校。上海的实践经验为提升集团化办学效益提供了一些思路。

——编者

集团化办学是一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治理模式。以一所名校为核心,吸收若干所成员校共同组成教育集团,借助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其他薄弱学校,通过集团内部在办学理念、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优质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实现集团内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科学组建教育集团 保障运行效率

控制集团成员校规模。集团成员校数量越多,可供共享的资源体量也就越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也会越广。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教育集团的运营成本、管理协调成本都会增加,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集团规模不能无休止地扩大,以至于走向低效的“摊大饼”模式。

在实际运行中,上海市各集团成员校数量基本都控制在10所以内。多数集团都采取稳步推进的发展方式,并不急于壮大集团成员校队伍,追求那种简单的“量”上的教育资源扩容,而是待到时机成熟,集团品牌已经建立并取得良好的口碑,再适时地向本市其他区县甚至外省市扩充。如浦东新区的洋泾教育集团在运行两年后,各校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吸引了浦师附小和交大附中实验高中两所新成员的加盟。

建立合理的集团准入制度。集团在纳入新的成员校时,通过合理的准入机制,提升成员校与集团发展的契合度。在闵行区的七宝中学教育集团,每当有新成员纳入集团,都会进行诊断式的督导评估,以把握学校情况,确立其加入集团后的发展方向。航华中学在加入该集团前,接受了集团的全方位调研,学校的优劣势得以掌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本校的建设路径。七宝中学教育集团里,七宝二中的航天科技教育特色、七宝外国语小学的外语特色等,都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当成员学校具有内在联系时,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助于集团各项活动的开展。复制型的发展模式是构建成员校内在联系的有效方式,原有的品牌名校依靠其教育品牌与良好的社会口碑带动其他薄弱学校或挂牌新建学校,通过人才与管理经验的输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扩大,在区域内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一系列学校。静安区的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区内的优质校实验小学为母本,结合区域具体情况,进行优质资源复制。原实验小学更名为实验小学大宁校区,通过政府全额拨款新建实验小学龙盛校区。通过以名校为核心的集团化办学,有效扩大了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

丰富师资流动形式 提升共享实效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内容。集团的优势在于增加了教师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各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也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集团化办学解决了薄弱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水平不高、教育思想理念滞后的问题。核心校的名师将好的经验传授给成员校,在扩大受益面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教研能力,成员校结合本校实际将名师经验用于教学的优化。

单法人模式的教育集团,特别是多校一长制的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进行活动的协调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内部政令畅通的优势,推动“师徒结对”式的长效师资交流形式。在金山区的蒙山教育集团内,朱行中学青年教师与蒙山中学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一起对课堂教学展开针对性研究。徒弟们每周一次集体前往蒙山中学听师傅讲课说课,师傅们每月一次集体前往朱行中学听徒弟们讲课。徒弟们讲课结束后,师傅们对其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点评与指导,提出改进建议并亲自示范。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得到了切磋学习的平台。

多法人模式的教育集团,成员校均为独立法人,没有单法人集团政令畅通的优势,成员校之间的协调成本较高,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师资交流方式。成员校距离较近的集团,可以采取学生跨校选课的方式,让优质师资的课程辐射到更多的学生。彭浦一小教育集团由3所地理位置相对较近、招生地段相邻的学校组成,成员校之间只有步行10分钟的距离。通过建立集团拓展课,将学校优势转化为集团优势。学生可以跨校选择拓展课程,如阳曲路小学的围棋启蒙、彭浦一小的历史故事和数学思维游戏、科技学校的模型制作等特色拓展课程,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成员校距离较远的集团,主要依靠名校资源,对成员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上海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东滩学校位于崇明区,距离上的障碍使得跨校选课等活动难以开展。为了真正将名校资源辐射至郊区,集团内部建立了定制课程,东滩学校的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在集团龙头校上海市实验学校进行超过一个学期的浸润式培训。

深入推进办学改革 突破体制难题

成员校在集团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不完全是一种自发或者必然的内在过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激励和保障作用十分重要。要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治理,就必须充分利用政府力量,发挥其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核心领导作用,自上而下地高位推动集团化走向纵深。上海市相关各区将集团化办学改革纳入常规议事范围,每月定期讨论集团改革的积极成效,协商各集团资源共享的内容和方式,研究集团化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及其解决方案。以市委为核心,以领导小组为组织平台,整合各委办局行政资源,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

及时研制并出台维持集团进一步发展的支持政策。在上海市《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的基本内容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各区与时俱进地推出了本区深化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政策文件,保持了教育集团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如静安区在2015年至2017年的政策周期结束后,及时研制并出台了《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工作补充方案》,提出下一阶段要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人群。各区也将集团化办学纳入本区教育事业与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推进。

建立并完善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方面,在各集团内部考核的基础上,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对各集团进行集中考核。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合适的考核指标。如杨浦区的集中考核内容就从“集团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实践研究”等四个方面展开。根据指标对集团工作进行打分,考核结果纳入核心学校绩效考核中。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适时扩大集团规模。在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区域内部的不同学段教育资源的实际布局情况,有针对性地拓展教育集团规模。如2017年杨浦区在中部区域新增一个小学教育集团,探索小学阶段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和评价的路径。在西部区域和滨江地区成立全部以初中学校构成的教育集团,探索初中教研联合模式。

阅读原文

作者|郅庭瑾(我校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吴晶(我校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吴潇岚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