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席·明·纳”跨学科工作坊顺利举行

本站原创   |    2015-05-25  |   浏览次数: 1,758 views

2015年5月13日下午,由教育学部科研部主办,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育学系承办的第一期“席·明·纳跨”跨学科工作坊—-“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学原理的协同创新与交融共生”,在地理馆举行。工作坊由科研部主任李政涛主持,出席的各学科代表有:教育学部副主任、开放教育学院院长祝智庭,教育学部副书记韩春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育学系主任朱益明,教育管理学系主任李伟胜,比较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彭正梅,科研部主任助理王占魁、冷静,和不同学科的教师代表:陈伟运、吴永和、杨光富、薛耀锋、郁晓华、吴忭、张国霖、李林等,以及部分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李政涛首先解读了“创设跨学科工作坊”和“率先选择教育技术学和教育学原理两个学科展开研讨”的缘由,并介绍了工作坊应运而生的背景:近期由教育学部申报的上海高峰高原计划中,“跨学科战略”是五大重要战略之一;在“2011”教育公平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和创建中,跨学科研究是核心研究方式。“席·明·纳”源于“seminar”的汉译,“席”—“席地而坐”,代表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平等”;明—“阐明”,通过平等对话阐明真理和知识,纳—“接纳”,包容不同学科视角和声音。工作坊的初衷在于:以上海“高峰学科”计划和“2011”项目计划的申报为契机,积极培育教育学部基于跨学科合作研究为特征的新型研究文化土壤,从而种出更多更好的“树”,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系在自身发展规划中提出与教育学原理相结合的诉求,同时教育学原理也正经历发展瓶颈,亟待转型,因此首期“席·明·纳”跨学科工作坊从这两个学科的对话开始。

其后,顾小清教授和朱益明教授分别介绍了教育技术学和教育学原理两个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顾小清教授从两个学科的相互理解、如何对话和对话的预期成果三方面进行介绍,并呈现了教育技术学的外部误解、理论基础、具体任务和今后发展定位等。朱益明教授围绕“教育学原理能不能作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和“教育技术学能不能使教育学知识获得更新”两个问题谈论了“人与技术”的关系、“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随后祝智庭教授从两个学科的渊源出发指出,教育学系与教育技术系原本就是一家,因而有必要打破学科间的藩篱。他还就教育技术学中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进行了一句话式的凝练,并原理式的概括了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技术改变了人存在的时空结构,技术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技术改变了教育主体参与的自由度、技术让学习资源可以无限地复制。祝智庭教授认为将教育作为科学来研究不如将之视为文化现象,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和教育学的双重视角来研究。祝智庭教授的智慧、幽默和微言大义让人印象深刻,其中“科学是发现真理;技术应用实现价值;设计利用提升价值;文化影响价值取向”、“研究不是使事情越来越复杂,而是事情越来越简单”、“研究要么是搞对象(研究对象),要么是搞关系(研究对象间的关系)”等祝式语录引起了与会者极大兴趣。

接着,彭正梅教授勾勒了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技术的警惕到当前对技术的逐渐谨慎的接受过程。他认为,技术也可以是一种人文,它以“技近于道”的修炼将“道”化入技术设计之中。李伟胜教授从教育管理学视角就如何“生态”式地融技术和教育于一体,实现个性化教育进行了解读。学生工作部主任韩春红则从学前教育和思政工作出发,希望能通过技术实现“全员育人氛围”。最后,杨光富、王占魁、李林、吴忭、张国霖等老师分别从研究特长出发就实现两个学科的融合途径、如何让技术对教育的改变是一种好的改变、如何在教育学科史中对教育与技术关系以及学科内在关联的实际存在等进行了解读。

最后,李政涛做了总结。他指出,在深度融合的意义上成为“国内第一”,共同创造未来教育和教育学的新形态,走向“世界一流”,是两大学科跨学科协同创新与交融共生的两大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两个学科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可以基于问题、课题、课程、教学、论著、会议以及规划等进行具体而微的协作研究,实现“相互介入”,“共同协作”,最终形成只有通过跨学科研究才能形成的,独属于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的不可替代的研究成果。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