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 第三届上海课程圆桌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本站原创   |    2015-05-26  |   浏览次数: 1,626 views

信息来源:课程所 2015-05-04

 

2015年4月27日至2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课程圆桌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论坛特别邀请了著名教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桂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同时,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院系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的发言和讨论,共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

本届论坛主要分为主题报告和圆桌会议两大议程。为了更好地促进交流,最大程度地开展对话,会议特别在每次主题报告和发言之后安排了讨论与回应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陈桂生教授首先做了题为“略论以‘师资’文化为专门论域”的主题报告。这也是陈桂生教授首次开讲“师资”文化的研究成果。在报告中,他从教育学在师资问题解决中意义有限的切口引入,提出“师资文化”的概念,从教师定义、教师伦理以及师资文化环境等不同方面对中西师资文化做出了多重比较与解读。考察了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中国现代师资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新要素。陈桂生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治学经历,分享了对人文社会科学中“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历史的比较研究”,“历史的具体分析”三种研究方法的理解。报告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反响。吴刚平、夏正江、吴国平、程亮、刘良华、蒋纯焦、王占魁和张礼永等多位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不断被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与碰撞推向高潮。

会议历时两天,上午由陈桂生教授做主题报告,下午由6位不同的专家学者做主题发言。第一天下午主题发言的上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杜成宪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董标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康永久教授逐一发言。杜成宪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传统课程特点刍议”。董标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一幅简笔画:海外毛泽东教育学现象”。康永久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制度研究与教育学”。下半场则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黄向阳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的刘铁芳教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刘朝晖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是“人与事:中式教师职业美德与美式教育专业义务”,“教育学理论创新:重拾经典理解与解释”和“从瑜伽俱乐部到中国静修传统”。刘朝晖教授提出的大胆假设:“能否把瑜伽、静修引入当下中国教育”,更是在现场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思考。

会议第二天下午,圆桌会议上半场由3位专家学者为大家做主题发言。首先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彭正梅教授做了题为“被遗忘的传统:教育的四个基本概念”的报告。他以德国“师资文化”为线索,阐释了现代教育的四种原则。接着山东师范大学的高伟教授对“中国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报告。提出在文化价值取向下,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和教育学者的未来任务是创造思想、生成气象和坚守良知。随后,信阳师范学院的张建国博士做了题为“对象、语言、概念、方法论与教育研究的自觉”的报告,借助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不同语言的理解和表征问题。

第二天下午下半场的发言人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的周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教授和安徽师范大学的周兴国教授。他们发言的主题分别是“清末以来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新文化’生产:1898-1931”,“‘中国教育学’:要素与构建”以及“孔子授业研究:行动、意图与语境”。他们的研究或基于不同的视角,或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又或侧重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以不同视野和视域对“中国的教师,课程以及教育学从哪里来又将走向哪去”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一命题的提出既是对当前中国世界地位提升后的反应,也是中国教育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

上海课程圆桌论坛于2013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首次举办,至今已是第三次。本届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谓全方位、多角度、高品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在致词中提到的:“这次活动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论坛秉承“小型高端会议”的理念与特色,采用闭门形式,旨在提升学术氛围,促进同行间的交流互助,推进中国教育学界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在紧凑热烈的会议过程中,与会者紧紧围绕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和“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两大要义发言。本着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展开讨论。会后很多教授学者都纷纷表示参加此次活动收获颇多。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