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泽林:教育的铅字岁月

本站原创   |    2017-06-24  |   浏览次数: 8,071 views

编者按:教育学部2017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于2017年6月22日在中北校区思羣堂隆重举行。以下是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14级博士生卓泽林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博士毕业生卓泽林。能够作为博士毕业生代表和各位一起见证教育学部2017届毕业生的重要时刻,我深感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关心和帮助我们的领导、老师表示感恩和感谢,向朝夕相处的同学表示感恩与感谢!

2014年,我从广州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于我而言,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我的将要投身其中的学校而言,它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教育学部成立;这一年,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恢复独立建制;这一年,17舍刚刚装修完毕,让我们拥有了独立卫生间,从此向澡堂子说拜拜。大家难以想象,对于从不进澡堂的广东人来讲,独立卫生间有多么重要!

这一年,我怀着对学术的向往和追求,只身一人来到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来到了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来到了17舍。我和我们的教育学部、我们的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我们的17舍一起站到了另一个新的起点。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冬天,天气分外寒冷,可是,教育学部、比较所的学术氛围却格外的温暖,这种温暖,和我从不愿意穿的秋裤一起鼓励我向前。图书馆、食堂和宿舍,从此构成我的三螺旋,科研成了我生活的标签。

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他们看到了我的努力,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温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第二年,我有幸远赴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访学,确立了博士论文的选题并完成了主要的调查和撰写工作。虽然查找资料的过程很考验耐心,调查访谈也充满艰辛。最后成文和修改更令我在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但是,当我在研究中有了新的发现,或者论文得到老师和专家的肯定时,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感激,没有这个温暖的环境,没有可敬可爱的师长,就没有我的今天!

此时此刻,回首往昔奋斗过的图书馆,跨过的丽娃河,漫步过的校园小道,一切还恍如昨日。三年的时间对一个博士生来说很短,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时刻不忘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学习的投入不曾打过折扣。我深知,博士学位来之不易,”博士”两个字的份量也不轻,而华东师大的博士应该有更多担当!毕业后,我们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有些人也许会显达,有些人也许会平淡,但让我们始终不离不弃的不是各自的社会地位或经济水平,而是,我们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没错,我们是师大人;我们是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的学子!这一点,足够我们自豪一辈子,足以成为我们永远的身份和认同!

今天,我们毕业了,但是,毕业典礼不是终点,更像是我们人生发展阶段的一个较为明显和较可把握的”时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时间框架,让我们在其中尽可能把事情看真切、理清楚。离开17舍,离开比较所,离开教育学部,离开华东师大,也不是真正的分别,我们永远血脉相连!明天,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身份,我们将继续学习,努力工作,牢记学校的校训,发扬这里的学术精神,不辜负母校和师长的期待,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

谢谢母校!谢谢教育学部!谢谢比较所!谢谢老师!谢谢同学!谢谢大家!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