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    2016-04-25  |   浏览次数: 1,953 views

2015年11月2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教育经济研究所)、上海市闵行教育局合作举办,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协办的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创新”会议在闵行区教育学院顺利召开。

1

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系主任李伟胜副教授主持。

2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闵行区副区长杨德妹、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系主任彭新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

首先,李志斌校长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表示欢迎。华东师范大学李志斌副校长说:“当前‘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各行各业都在力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教育事业在整体国家发展战略中承担着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如何回应互联网与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区域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学校组织发展均成为重要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闵行区教育局与上海市教育科学领导协会合力举办这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凭着大家的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加强拓展学术届和业界的合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3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也对论坛的召开给予了肯定。他指出: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技术产物,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方式的渗进在促进我们教育不断的变革。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提倡开放、共享、平等、协作等等。具体到教育领导,可能产生的影响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基于大数据的思考;第二,互联网典型化的管理;第三,体现互联网带来的各种管理服务的便捷性,第四,不断的迭代意味着互联网的思维是快速,而不是完美;第五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思考用户与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教委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实践,把“互联网+教育”的思维体现在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创新中,并在我们一线不断的尝试、改进。具体表现为: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参与决策;改进公共服务;变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行教材数字化的应用;推动考试评价。在这些尝试中,贾炜主任总结了行动体会:一在过程当中要坚持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领导和管理流程的优化,二是要坚持把顶层设计与点上突破相结合,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下的顶层设计我们很多的管理、教学服务就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三是在这过程当中要坚持科学的区分,市区校三级工作的边界和工作项目,防止重复建设和利益冲撞。四是在整个推进过程当中要坚持管理、运营和专业指导相互融通,建立顺畅协调的机制。

4

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杨德妹认为教育需要领导者,教育领导者必须要领导智慧,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就是对事物的,新事物灵活正确的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既然是一种能力,我想应该要去培养,去修炼,互联网时代教育更要形成新事物,灵活正确的理解解决的能力。基于此,她就教育生态管理与大家分享了三个观点:一应该充分的去把握互联网产品迭代的特性,繁荣教育生态。二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产品的专注特性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专注是互联网产品而且的一个重要特性,只有专注才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只有专注才可以做到极致,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世界变成了大家庭。三要大数据的采集,提高管理决策,教育行为需要有常量,更需要有变量,关注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下,互联网+教育提供了数据采集的可能性。

5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先生指出:互联网首先是一种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理念,通过技术,通过社会思想家、企业,通过我们政策领导,把教育上升到一种创新力。理念清楚了,创新明确了,目标也好定了,政策可以跟着配套。在这过程中,有四点需考虑,第一,目标导向;第二,国内与全球事业相统筹,联动发展;第三,顶层设计;第四,战略性规划与操作性调研相结合。

6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主任彭新强教授以“离开手机的一天”引出互联网的重要性。他指出:互联网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的未知及不确定的挑战。所以讨论“互联网+教育”怎么样配合我们现在的教育、学校发展,很有意义。他对各个单位办这个有深度的论坛表示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召开。

7

会议主题报告:聆听多元声音,汇聚创新共识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以《信息化推进区域教育转型发展》为题,从闵行区的教育现状到信息化教育对教育转型的推动进行了细致介绍和深入分析。闵行是上海人口大区,现有20多万基础教育学生和381所学校,推动信息化教育是必然趋势。他认为转型是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必须主动求新求变,同时触发每位教师,才能将转型落到实处。另外,推动教育转型必须从三个领域入手,需要得到百姓的关心和支持,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主旨,以及建立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实现信息化促进教育转型,学生全面发展是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需作为前期教育融合项目启动。第二,以问题为导向,支持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对电子课堂进行改进。第三,将发展引领与专业支撑相结合,推进教师发展档案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第四,要提高现代管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化,对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第五,要在全区实施学校的绩效评价,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另外,在进行教育转型发展的决策时需要把握整体设计、多方协同、流程再造、直面问题和多方动员。

1-1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主任彭新强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大数据时代之学校领导:证据为本》。彭教授承接王浩局长发言内容,提出学校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并具体阐释了如何处理大数据以及大数据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在数据指标选取方面,他提及多元指标,例如引入教师和家长参与,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从多维度对学校领导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通过个案分析,彭教授直观地解释了如何使用不同维度指标探索校长领导力问题,为学界提供了精彩的范例。他认为,对于学校领导者来说,管理学校并非单一模式,需要营造适合变革和创新的环境,形成适应变革和创新的领导模式,共同承担、共同开放、共同学习、共同改变,在此基础上,还应基于理论进行逐步改进,最终实现对学校领导的科学评价。

2-2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明选以“互联网+”与教学变革为切入点,发表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的演讲。首先他对互联网+的内涵做了详细介绍,认为互联网的内涵就是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的内涵是互联化、物联化和智联化。“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万物互联、开放生态、虚实融合、数据智能、跨界融合。其次,他指出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肯定了本次论坛将“互联网+教育”作为主要论题的意义,强调应对未来教育工具交互方式、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式、课堂的形态、教学的评价、课程与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并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教与学的新形态。最后,他总结了互联网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例如“互联网+课程”,在拓展课堂的广度、参与度、深度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他认为应积极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用网络创新教学,这是一个不断追踪、改进的过程。

3-3

 

奉贤区副区长倪闵景带来题为《知识的形状——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创新》的精彩报告。他用生物学图片解释了学习本质,即脑神经的重新连接,阐明了信息化为学习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并提出应为创新而学习的观点。他认为,在真正的创新集体中,每个个体都是异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知识传递方法来培养多样化思维的学生,如此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有未来。

4-4

与专家报告同步进行的是在线研讨。与会者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观点,与报告专家及其同行互动交流,碰撞智慧火花,形成热烈的在线研讨氛围,促进对教育的多元理解,激发教育创新的潜力。

5-5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