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师生近期重要学术论文推介(第103期)

本站原创   |    2021-04-09  |   浏览次数: 2,384 views

编者按:本微信平台将持续推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师生近期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以促进教育学界同仁积极健康的学术交流、对话与批评。

 

 

张志聪 等:Cognitive and Neurological Mechanisms of Cuteness Percept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Moral Education

Effects of cuteness-perception on individual cognition, emotion, behavior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cuteness perception will make individuals think that moral violations are more serious and lead to tougher moral judgments; on the other hand, cuteness perception can activate moral emotions such as compassion and empathy, and induce to expand the scope of moral concern. Cuteness perception can also promote people to engage in altruistic moral behaviors such as donating, helping, etc.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suggest to provide the lively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diverse educational forms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anthropomorphic effect of cuteness while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uteness.

 

 

岳英: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影响因素的事件史分析

本研究将事件史分析方法引入到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概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之中,有效地弥补了已有研究中对时变变量和删截数据等考虑不足的问题。基于自建数据库中2371条人-年记录数据的分析发现,教师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所需要时间的平均值为5.5年,且在性别、学科(数学、历史和教育学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由副教授至教授所需要时间的平均值为7.0年,但在性别和学科维度上无显著差别;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教师由讲师晋升至副教授的概率方面,年资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是重要的预测因子,而在副教授升至教授的概率上,除了年资外,科研成果的被引或者说科研成果的质量是显著的影响因素。但无论是在副教授群体还是正教授群体晋升过程中,年资对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机会的作用最大,即晋升事件开始得越早,晋升的概率也就越大。


 

 

祝智庭 等:技术赋能的韧性教育系统:后疫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向

全球新冠疫情暴露了教育系统的脆弱性。为避免类似冲击损害教育系统,增强系统的韧性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先探析了教育系统的韧性内涵及其能力图谱(包括消纳、适调、变革),提出了增强系统韧性的四层生态框架(包括人员、家校、体制、社会文化),然后解析了教育系统数字化,以及不同韧性程度的教育数字系统在冲击前后四阶段的性能变化曲线和增强其韧性的系统性策略。据此,文章提出,后疫情及”十四五”时期,增强教育系统韧性的数字化转型将出现无边界、多通道、”去中心”、分布式、自治性、自修养等六大新路向,并最终发展成为韧性生态系统。文章认为,韧性生态系统的短期、中期、长期建设规划应分别侧重OMO教育生态、全媒体教育生态、智慧教育生态,并遵照”喜新不厌旧”原则和”微创新”理念。

Copyright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